易经的地位与意义,周易文化的历史地位
2024-01-21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易经的作用和真正意义
可以根据专家的研究,从三个方面思考这个问题。
(一)偏执于算命的先生认为,《易经》的"伟大价值就在于算命",它的精华是卜筮,"不运用《易经》算命就失去存在的价值"。
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不高,人们认为自然和社会的现象、事件的产生都有某种神秘力量在支配着,因此,遇事都喜欢用特定方式向神请示事件的吉凶。占筮就是这种特定方式之一。占筮涉及的范围很广,自然现象和自然灾害、社会生活中的祭祀、战争、生产、婚丧嫁娶、商旅出行等等,都包括在内。
(二)易学家说,《易经》是中国文化最古老的典籍,是中国人文化的基础,包含了史料价值、思想价值、文学价值。《易经》的科学价值在"学",不在"术",其特点在于"义理"与"象数"的统一,它的精华在于它的思维模式和方法论。
《易经》是上古卜筮的学术,它形式上是占筮书,而内容则广泛的记录了西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含了史料价值、思想价值、文学价值。到商、周之际,经过周文王的整理和注述,把它由卜筮的范围,进入"天人之际"的学术领域,由此《易经》成为中国人文化的基础。
易学研究者认为,"易"字是上日下月的象形,《易经》学术思想的内涵,也便是说明这个天地之间、日月系统以内人生与事物变化的大法则。
"经"是天地的大准则,也是人生的大通道。"易"包含三个意思:(1)"易",就是简易、平易的意思,因为天地自然的法则,本来就是简朴而平易的;(2)"变易",认为天地自然的万事万物,以及人事,随时在交互变化之中,永无休止,但这种变化的法则,却有其必然的准则可循,并非乱变;(3)"不易",认为天地自然的万事万物以及人事,虽然随时随地都在错综复杂、互为因果的变化之中,但所变化者是其现象,而能变化的,却本自不易,至为简易。
所以,南怀瑾先生认为,《易经》是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天人之际"所有学问的大原理、大法则。如要研究中国文化,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墨和诸子百家,乃至唐、宋以后的儒、佛、道等诸家之学,不从《易经》探究,便有数典忘祖之概了。
(三)现代学者杨树帆先生认为,《易经》符号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对未来客观世界感到无从把握而迷茫时创造的思维延伸诱发工具。
《易经》被总结成书的时代,科学技术还不能实现思维工具化。古人没有技术手段,但采用了更为聪明的办法——使用符号,把思维注入符号编码系统中,从而心安理得的鸟瞰着大千世界的无穷变化。
杨树帆先生认为,周易符号思维模型,是人类的第三思维。人类思维被哲学家、心理学家分为若干种形式,大体可以概括为两种:一种是被称为抽象思维的逻辑思维,一种是被称为形象思维的非逻辑思维。周易符号思维模型是人类对未来客观世界感到无从把握而迷茫时创造的思维延伸诱发工具,人类依赖它对世界进行反向把握。
杨树帆先生认为,周易符号思维模型结构分为三个层次:二爻阴阳逻辑层次,八经卦二元结构层次,六十四别卦时空场层次。
二爻符号逻辑即二爻阴阳逻辑。阴阳二仪即太极,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阴阳相互作用、相互演合,构建成八卦二元分类模型。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即所谓"小成之卦",或叫作"经卦"。八经卦将自然分为上下、尊卑、刚柔的二元对立形态,建立了一个认识自然的初步模型。
六十四卦由八经卦两两相重而成,这是阴阳模型的最好图式,构成了六十四别卦时空场。六十四卦时空场,是人的思维和预见能力对客观事物无能为力时,将经验编码并系统化为假定的未来时空场,在这个假定的时空场中,使思维借助符号的启发而延伸发展。《易经》六十四卦非常具体,假如生活中有疑问,在六十四个时空场中关于生活的各个层面都有答案。
学习《易经》有什么意义?
增加本身的中国长久文化,修身养性,很多人看不了的,有闲麻烦有闲看不懂很多很多...
也是培养人们的耐性
求《周易》的简介,和地位.
《周易》简介(2007-06-30 11:26:06) 《周易》简介王洪吉
《周易》是我国流传至今的最早的典籍之一,在《左传》中就已有《周易》的记载. 如《左传"襄公九年》:“姜曰:‘亡,是于《周易》曰:“随,元亨利贞……”.’”.《左传"昭公七年》:“孔成子以《周易》巫之.”,这说明《周易》最晚在春秋时代就已经出现了.
《周易》的起源众说不一,一说,夏、商、周曾三代易名,分别叫《连山》、《归藏》和《周易》. 关于“易”的含义也有多种解释,根据东汉郑玄的解释,“易”有三“义”,即“简易”、“变易”和“不易”.
西汉时期,儒家学派将《周易》与《诗》、《书》、《礼》、《乐》、《春秋》奉为经典,称为“六经”,于是《周易》又被称为《易经》.
《周易》的作者,根据传说和后人的注释,尚不能确切地认定.《周易》中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包牺氏就是伏羲,所以一般认为伏羲是八卦的作者.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崇侯虎潜西伯于殷纣,纣乃囚西伯于酉里文王因囚酉里,盖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西伯就是周文王,所以周文王是六十四卦的作者.
经过历代演变,现今我们所见到的《周易》分为《经》和《传》两部分.《易经》主要是八卦和由八卦复合而成的六十四卦与三百八十四爻,有卦辞、爻辞为之说明,作占卜用.《易传》是解释卦辞、爻辞的,共有十篇称为十翼. 翼有辅助的意思,意即辅助解释《易经》. 十翼包括《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象、说卦、文言,读易韦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於易则彬彬矣。”所以十翼中的部分内容的作者是孔子。
《周易》阴阳八卦学说中的象和数是指一些图形和数字,如:太极图、八卦图、六十四卦图、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图、后天八卦图,一阴一阳之谓道、两仪、三才、四象、四时、四基、五行、六爻、六冲、、六神、七音、八卦、九宫、十天干、十二地支、十二律吕、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宿、六十甲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奇数、偶数,等等。
一提起《周易》,人们往往就与占卜、算卦等封建活动联系起来.“算卦”成了《周易》的代名词. 其实这是对《周易》的曲解. 比如《系辞》讲:“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言者尚其象,以卜巫者尚其占.”可见《周易》的作者也不认为她是纯粹卜巫、算卦的著作.
荀子是我国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在战国末期的百家争鸣中,荀子集诸子之大成,开儒家之新风,创独家之荀学。荀子曾说“善为易者不占”. 意思是真正擅长《周易》的人是不通过占卜、算卦来决断的,不占而知. 荀子是既肯定《周易》,但又不主张占卜、算卦的。
《周易》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她既含有哲学、文学、、历史、社会学、伦理学、美学、逻辑、法律、军事等社会科学的内容,也含有天文、历法、数学、音律、医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内容.
《周易》的著作也十分丰富,几乎各朝各代都有,流传至今的各种传本就约有三千余种. 另外,南韩的国旗就是《周易》中的太极图和八卦图,日本也有许多《周易》爱好者,《周易》的著作也非常多.
梁启超先生留给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就来源于《周易》.《周易》在《大象》中关于乾卦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关于坤卦有“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卦辞.
就象数学、物理和化学是学习其它各种自然科学的基础一样,在中国古代,《周易》也是学习各种知识和技术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们的国粹。中医的辨证施治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望闻问切,针灸骨科,麻醉手术,经络学说,等等,都是有科学道理和根据的,是经过我们的祖先千百次用身体试验、临床试验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得来的药性药理、诊断经验。她在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健康事业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医和中药的理论基础就是《周易》。《黄帝内经》大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该书是以《周易》中的阴阳观念为其哲学基础,广泛地运用了阴阳五行的学说。《神农本草经》成书的年代和黄帝内经差不多,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周易》的思想也在这部著作中可以见到。《神农本草经》中说:“药有阴阳配合”,“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唐代名医孙思邈曾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汉代名医张景岳曾说:“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于《周易》”。
在音乐方面,我国明代著名科学家、音乐家朱载堉(1536-1610)于1584年首先在世界上用数学方法提出了十二平均律的理论,为欧洲近代音乐的发展奠定了理论与实践的基础。巴赫(1685-1750)是德国著名的作曲家和钢琴家,被称为欧洲音乐之父。他写成了《平均律钢琴曲集》,用创作实践证明这个律制的合理性,给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后来十二平均律逐渐地在欧洲和全世界范围内到了普及,取代了非平均律. 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赫姆霍茨(Helmholtz )在其《论音感》巨著中写道:“在中国人中,据说有一个王子叫朱载堉的,他在旧派音乐家的反对声中,倡导七声音阶。把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以及变调的方法,也是这个有天才和技巧的国家发明的。”英国的李约瑟博士称朱载堉是“中国的达"芬奇”。朱载堉也认为:“夫河图、洛书者,律历之本源,数学之鼻祖也”.
曾侯乙编钟被誉为“世界奇观中独一无二的珍宝”,古代科学的代表作。曾侯乙编钟的铭文好比两千四百多年前的一部《古代乐理》。曾侯乙编钟的十二律名被分成两类,一类带有浊字,而另一类没有浊字。有浊字的律名都是阴律,没有浊的都是阳律。曾侯乙编钟都是一钟双音的,曾侯乙编钟上层的第二组和第三组的钮钟,各个钟所发的音都是小三度关系的,是一个阳律一个阴律。因此,《周易》阴阳学说是有物质基础的。
从中国数学史上来看,受《周易》影响不是个别的,也不是某朝某代所特有的现象. 例如,三世纪大数学家刘徽,在他所写的《九章算术》注释的序言中就有这样的话:“古者包牺氏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九九之术,以合六爻之变....于是建历纪协律吕,用稽到原,然后两仪四象精徽之器气,可得而效焉.”又比如,十三世纪大数学家秦九韶,在他所写的《数书九章》中把“蓍卦发徽”列于《数书九章》八十一问之首,并在书序言中称:“圣有‘大衍’微寓于《易》.其余取策,群数皆捐.衍而究之,探隐之原.”可见他将《周易》所载蓍卜巫之法视为天算中求一术之远源,置于异常重要的地位.
我国春秋战国之际,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术气氛空前浓厚,出现了诸子百家和圣贤。如,孔子、老子、鬼谷子、管子、孟子、荀子、孙子、庄子、墨子,等等。在他们的著作中大都包含着阴阳学说。
孔子,晚年才开始读《周易》,爱不释手,以至于把编竹简的绳子磨断了三次,留下“韦编三绝”的美谈. 《彖传》、《象传》、《文言传》、《说卦传》等是孔子所作。
老子是道学宗师,他的思想博大精深,在他的《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鬼谷子是战国时期大谋略家苏秦、张仪、孙膑的老师。在其著作《鬼谷子》中说:“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里,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之今,其道一也。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
管子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家、军事家、思想家、数学家和音乐家。管子在《管子》中说:“春秋冬夏,阴阳之推移也。时之短长,阴阳之利用也;日夜之易,阴阳之化也;然则阴阳正矣,虽不正,有余不可损,不足不可益也。天地莫之能损益也。然则可以正政者地也。” 关于五行,管子有一篇专门的论述《管子"五行篇》。
《易经》的文化地位是怎样的?
如果要在中华文化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做一个比喻,那么《易经》就一定是这源头的那泓清泉,这清泉中有生命之水,奔涌不息,并最终汇聚成了中华文明。
这部中华文明进行曲中,有三个动听的乐章,分别是《易经》、《易传》、易学,而《周易》则既是中华文化最重要、最古老的典籍,也是构成中华文明主旋律的基本音调。
无论是在中国文化史上,还是在世界文化史上,像《周易》这样引起人们如此普遍、长久的兴趣和针尖对麦芒的争议的一本书,都是绝无仅有的。它所派生而出的众多研究和诠释著作,在数量和质量上来说,都是史上第一。
我们在纵观世界和中国文化史时,可以看到以下几点:
一、在人类的“轴心期时代”,《周易》是唯一一本由符号系统和文字系统共同构成的书。
二、在中国文化史上,《周易》是唯一一本为儒家和道家所共同尊奉的书。
三、在中国科学史上,《周易》是唯一一本对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都产生重要影响的书。
所以说,具有如此多优秀特点的《周易》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呢?究竟为何,它能够有着如此强大、普遍而永恒的魅力?我认为,任何人想要从别人口中得到这些问题的解答的人,都必须先亲自去搞清楚《周易》的作者、时代、结构等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理解。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阅读。
《周易》到底有什么用处,是算命,还是知天命?
《周易》在古代是用来为人占卜的,其中蕴含了大量的哲学,这本书使古代人的只会有了很好的体现,而且在现代也被人用来算卦,是一门很实用的学问。
易经有用吗?有什么作用,为什么?
首先,《易经》中我国古代文化的基础,可以说,我国古代的许多思想家的思想理论出发点都是《易经》,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无论是孔孟之说,老庄之道,还是孙子等兵法家,他们思想的理论基础都是《易经》,孔子曾说“不学易,无以知”的感慨,老子更不必说,在他的道德经中,通常都是《易经》的成分,如“大圆若缺”等语言,几乎就是《易经》的本质精华之所在;
其次,《易经》是人们修身养性蕴德、提高思想的最好著作之一,《易经》中的许多语言是相当富有深刻含义的,是非常发人深省的,比如,《易经》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识是天道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不休,君子应该象天道一样,自我坚强,不断地追求进步,通过不停止不休息的努力,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道德修养;而乾卦的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意思是为学为道的君子,要效法乾无如日经天的精神,一天到晚都要刚健中正地前进,虽然到了夜晚,也要像白天一样警惕自己,就不会有过失了。
其三,《易经》告诉了我们科学的思维方法,即唯物辩证法,如其“近取诸身,远取诸身”,既是《易经》的来源的解秘,同时,不也是告诉我们如何思考问题吗?即观察事物要用联系的观点,从自我出发,联系身边的事物,做到周详。
最后,《易经》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作用,将在下面具体论述。
实际上,《易经》的作用何其大也,举不胜举。总体而言,《易经》确实不愧
为我国古文化的精萃,它的许多思想和观点,都是符合唯物主义辩证法的
《易经》以阴阳变化来说明宇宙万物的一切现象。它通过占筮来启示天道、人道、地道的变化规律,为的是把握人生立身处世之本,用以趋吉避凶。所以,《易经》的哲理为后世崇仰深究,后人再以义理阐释,使《易经》成为占筮、义理兼而有之的典籍。
《易经》说的是阴与阳的思想,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产物。它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说明宇宙万物中一切变化的规律。
阳是以“一”来代表,而以“––”来代表阴,这两个奇与偶的简单符号,象征并说明了宇宙万物的一切变化。阳刚阴柔,阳动阴静;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因时因地的以阴与阳,也就是刚柔动静的性质来变化。如把天、男、仁、上、前、明、往、昼、尊、贵、福等都属于阳、刚、动;而把地、女、义、下、后、暗、来、夜、卑、贱、祸等都属于阴、柔、静。阳刚阴柔相反相成但并非不变,而是动极则静,静极则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阳刚中孕育着阴柔,阴柔也包含了阳刚,相辅相成表里两面。如:男对女为刚,女对男是柔;前对后是阳刚,前对更前则成为阴柔。
“系辞上传”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天地间一切事物的变化无不因时因地或成阳刚,或成为阴柔,而这一阳刚阴柔的变化法则,正是宇宙的法则,人生之规律;也就是天理和人道。
“说卦传”中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易经》在这里所要阐明的天道、地道、人道的变化作用法则是一致的,这就是,人类遵循宇宙的法则,称作“天人合一”。这样看来,“易”含有变易、简易、不易的意思,宇宙万物因时因地的阴阳、柔刚、静动,变易而不易,复杂而简单,矛盾又统一,对立又和谐;阴阳论就是在阐明这一规律,也是《易经》的中心思想。
《易经》思想中的这一阴一阳,相对相反,并不对立,而是和谐与统一。
我国古代传统思想中的,不主张斗争,和为贵,正渊源于此。
“系辞上传”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生”在这里不是产生而为演变。就是说,八卦由四象演变而来;四象由两仪演变而来;所以,八卦即四象,四象即两仪,阴阳即太极。
太极是什么?从《易经》的本义去探索,唐代孔颖达《正义》中说:“太极是天地未分前,混而为一的元气。”这一混沌不分的元气,或者成为阳刚、或者成为阴柔,变化无穷;并且以阳统御阴,以阴追随阳。这就是《易经》所要阐明的主旨。
地球、太阳,或在亿万年后会消灭;但大宇宙中必会有新的星球、星系诞生成长。大宇宙本身无始无终,永恒的生生不息,这正是《易经》所阐明的中心思想。以人来看,形体之小微不足道,但渺小人的思维活动却能将无穷尽的大宇宙包摄无限;因而《易经》“广大悉备”。
儒家崇尚阳的刚健正大,道家重视阴的虚无括静。但儒家思想也有谦退阴静的一面;道家思想在虚无柔静中也含有刚强;总之,刚健正大与虚无柔静,是我国传统思想的表里两面。
乾坤代表了天和地,天是行云施雨的空间和万物生成之根源,是造化根本的大阳。与天的大阳相对的是大地的大阴。大地的阴的元气,是万物生生不息的根本;但大地功能顺承天的功能。天是阳,是主宰,是动能;而地是阴,是顺从被动的。
天的法则是变化无穷。阳刚与阴柔交互变化,使万物生成,同时阴阳保持和谐,才能使万物顺利的发展变化、进化。“归妹”卦的“彖传”中说:“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都借夫妇的道理,比拟天地阳刚阴柔交互作用的生成原理。“系辞上传”中说:“生生之谓易”。下传中说:“天地之大德曰生。”
《易经》对天地生成发展的作用,最重视的是刚健中正,而且是恒久不已的刚健中正。
《易经》也兼说生死,而且以两者综合,来阐述天地的大德及无穷的生命力。
总之,天地阴阳刚柔动静的微妙作用,是万物生成发展的根源,阐明这一原理法则并广泛应用到宇宙与人生的一切变化现象上,使人能够知变、应变、适应,去恶向善,避凶就吉,这就是《易经》的存在的价值。
宇宙间可以效法的最大形象就是天地,所以,天地生生不息的变化法则,就是人类社会的行为规范。《易经》以天地为准则,确立人生规范,以宇宙恒久无穷而又秩序井然的精神,劝勉人生要自强不息,造福社会。《易经》兼备了规范与实用两方面的效能。人生道德修养自应以天地的道理为准则,效法“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宇宙精神,努力精进不懈,使自己在品学修养上有所成就,然后在事业上施展抱负,才能促进社会发展,参赞天地造化的功能于道德及事业之中,才是至高无上的大事业。
“系辞上传”中说:“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这里告诉我们,智慧应当像天一般高明;行为应当像地一般谦卑;睿知圣哲,遵循这一天的法则,崇尚智慧与礼仪,使道德修养有所成就,不仅独善其身,而且能施展于事业中,兼善天下。将道德修养、聪明才智,施展于事业中,使人与物一起得到帮助,这就应了天地的变化法则,符合生生不息的宇宙精神,这才是“盛德大业”。
效法宇宙精神,自强不息,这是《易经》的道德理想。阴阳、刚柔、动静,于循环无穷的变化作用中,使宇宙生成,发展,进化,调和,统一;符合这一宇宙精神就是善。传统道德上的仁、义、礼、智、信,就是善,宇宙精神本来如此。
《易经》中阐释了仁、义、礼、智、信、敬、诚、贞、顺等各项德性,是基于道德律与自然律一致的思想,崇尚阳的刚健正大,当然也一再提示阴的谦稳。
《易经》还特别崇尚“时中”。孟子说:“孔子圣之时也。尧舜以来相传之法也。知时中之义,则易思过半矣!”由此看来,《易经》对时间因素,以不偏不倚的中庸原则予以重视。
惟有认识宇宙精神,透彻阴阳刚柔动静变化作用原理的人,才能通幽明之故,最后可达到心安理得,无忧无惧,知天乐命的境界。《易经》中所说的神,是指天地间阴阳刚柔动静变化现象的至为微妙,难以预料的神秘性;所以,只有天下睿智、最明了道理的人,才能理解《易经》中所阐释的道理的神奇功用,只有无心、无畏、致诚,达到人我两忘的极度寂静,才能看清一切是非善恶,吉凶祸福,也就是通达神明,必然就能担当天下之事。
“系辞上传”中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这是《易经》的根本观念。阴阳相对,但尊崇阳,阳兼有阴:阳为君,阴为臣,阳是主宰,阴为从属;君王象天一样绝对的尊严,臣像地一般绝对的卑下柔顺,这是《易经》阐明的君臣关系。
国家、社会的根基在家庭,家庭基础为夫妇。《易经》并非仅仅主张男尊女卑说,而是要男女夫妇,各自发挥本身的物质,尽各自的本分。当家庭发生混乱时,应当尊重父子的亲情,但并非家长就可以滥施横暴。先正家然后天下才能安定,家庭是国家、社会的基础。《易经》的思想,是家族主义、国家主义,进而是致力于世界和平,谋求人类共同富裕的大同世界。
家人为“内”,朋友则是“外”,这是人类最亲近的,最根本的人际关系。君子立身处世的态度,往往因客观情况的不同而不一致,但如何取舍?如何临机应变,则在于人,成则在于自我勉励,败则在于天,这要看机会与际遇如何了。
《易经》中的六十四卦,几乎都以盛极而衰,物极必反的道理谆谆告诫,以提示人生必须时刻谨慎处世,警惕适可而止的重要性,才能确保长久安泰。
《易经》的宗旨在于阐释宇宙大自然的阴阳刚柔动静的变化,变易而不易,复杂而简易,在变化中生成发展,于反复中保持统一与和谐。刚健中正,无穷无尽,永恒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正是宇宙精神所在。变易、简易、不易的宇宙法则及生生不息的宇宙精神涵盖着一切。这些都与人生立身处世原则一致,人以大宇宙的自然法则、精神为准则来确立人类自己行为的规范。探明宇宙大自然的法则规律,就能自强不息,面对各种复杂情况而能知变,应变,适变,以促使人类社会的发展向上,为全人类造福。通观《易经》的思想就会明白为什么《易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根源,一切学术思想的源泉,被推崇为大道之源,群经之首了。
《易经》的原理,不仅对古代唯物主义哲学的产生有着关键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包括姓名学在内的各种预测学,都是在《易经》的(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姓名学理论体系中,处处运用着阴阳五行学说。用其来说明人类生命的先天五行结构,生命质量及生命运动的变化规律,并科学运用姓名学来改善人类生命的质量。
猜你喜欢
掐指算八字,掐指算命的方法与运用
看面相痣,相书有痣看面相图片
牛马蛇属相配吗,父母与子女属相相克表
山羊骑士塔罗牌,塔罗牌观众
出马弟子算命为什么准,出马仙算命和批八字一样吗
2条婚姻线,女人婚姻线最准的
周公解梦梦见性梦是什么意思,梦见很多蛇是什么意思
炉头方位风水,厨房灶台风水
1986年属虎炉中火婚配,86年属虎的属相婚配表
五行缺金和土的女孩小名,五行属土的字大全女孩
2024最适合过春节的旅游城市 春节去哪个城市旅游好
2024年春节哪里旅游最好 春节旅游攻略国内推荐
太原市旅游攻略 太原最值得去的地方
密云古北水镇旅游攻略 密云古北水镇一日游攻略
银川沙湖旅游攻略 银川沙湖几月份去最好
黔东南旅游攻略 贵州黔东南旅游攻略自由行
青海湖旅游住宿攻略 青海湖环湖住宿攻略
丽江大理洱海旅游攻略 丽江大理攻略最佳旅游攻略
长春旅游攻略景点必去 长春市区旅游攻略必去景点
康定新都桥旅游攻略 新都桥必去的几个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