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乘法》教学反思
2022-11-24 天下 【 字体:大 中 小 】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认识乘法》教学反思5篇,希望大家喜欢!
《认识乘法》教学反思篇1
在教学中,我首先出示信息窗口2的情景图来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同时让学生感到加数相同的情况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列连加算式,再引导学生进行加法与乘法的比较,帮助学生体验乘法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参与“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几个几”、“乘法算式”等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这么多数加在一起,你觉得怎样?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以3+3+3+3+3+3=18为例,6个3,10个3,20个3呢?突出矛盾,计算不方便,学生讨论,板书出有代表性的想法。比较算式,刚才用合并加数的方法,把算式变短了,谁能用一句话表示?刚才我们用这种办法把算式变短了,你们知道数学家是怎么想的?板书:6×3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可能问“×”叫什么?6从哪里来?3呢?乘号是加号斜过来的,因为乘法和加法有密切的联系,乘法就是由这样的加法得来的,因此,科学家就把加号斜着得来的。怎么读呢?师领读6乘3,生齐读。然后问:用乘法表示这样的加法简单吗?
上完这节课我才发现并不像我想像中的那样好。课后我想,如果不用书上的情境图,能不能让学生直接来一个摆小棒比赛呢?如摆三角形比赛,摆小树比赛,摆正方形比赛,摆小房子比赛……摆之前要明确要求,在规定时间里,比一比谁摆得图形又快又多!接着再来一个计算比赛:我们比一比看谁最先算出自己摆的图形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比赛。学生会说出很多个相同的数相加的情况,如3+3+3+3+3+3+3;4+4+4+4+4;5+5+5;6+6+6+6……教师可以再追问一次,如果100个4相加呢?给学生一分钟的时间,在练习本上进行计算,这时学生会“啊”的一声或者愁眉苦脸,这时教师还不讲乘法,问学生你为什么会“啊”?你怎么不算了呢?这时学生会说这样太麻烦,教师这时趁热打铁引入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我觉得这样做,学生会更加清楚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乘法,乘法是怎么得来的,效果会更好。
《认识乘法》教学反思篇2
今日最终开始学乘法了。
乘法是从加法变来的,于是从加法入手,为理解乘法意义作铺垫。经过比较,感知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的特殊性,改写成乘法已经是很多孩子早就明白了的,今日这样充分的加法教学应当足够促进他们理解了。
开学到此刻,很久没写反思了,反思教学不足,如何改善接下来的教学,其实是很有必要的。
比如说,在教学乘法初步认识揭题时,很多孩子异常迫切地想让大家明白:他已经会了什么?在列出乘法算式时,他们也很想秀秀自我会了一点的乘法口诀……但我们因为个人设计与教学需要,并不能时时刻刻满足孩子的表现欲,这时又该怎样调动起他们表现不能,却又得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学习?是值得我去思考的一个问题。
练习时,孩子出现的错误大致有两类:看图填图中是几个几?有一部分学生容易将份数和每份数混淆,反思教学,我一味地强调加法算式的列法,却忽视了让孩子尽快从加法中跳出来,引导他们从份数和每份数的角度看乘法。还有些孩子做题技能极弱,完全不明白该干什么?题目意思是什么?还需要教师一对一指导,好在当页书本作业两个班全部搞定。
《认识乘法》教学反思篇3
九月一号开学,我作为一名新教师,已正式走上讲台。开学第一课,我是非常的紧张,从前天晚上到上课前我都一直心里忐忑。等到上课铃响,我走进教室了,心里的那块石头顿时落地了。看到同学们那真挚纯正的眼神,还有坐的笔直的身姿,我感觉只要自己按照准备的讲课,没有什么做不好的,很顺利的一节课上下来了。我课后一直反思,从这两天的上课情况来看,整体课堂过程还比较顺利,任务也完成了,但我也发现了我有一些困惑,也发现一些不足。
小学生相对于初中生、高中生来说,他们在课堂上会非常的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也是相当的踊跃,教师容易调动气氛。但是相反的小学生自制力差,一节课四十分钟,到课快结束时,学生就变得有点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尤其是在数学课上。我明显感觉在一节课最后要一直维持纪律,让他们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对于这方面我处理的还不是那么的好,没有能使学生一节课都全神贯注。
数学课上有动手操作的部分,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摆小棒。当我让他们动手操作时,学生们开始讲话,会下位子,开始出现小问题,等我进入下一问题,有少数学生没有很快恢复到听讲的过程中,还对摆小棒意犹未尽。对于这一点我也没有调控好。
每一节课四十分钟,我基本任务是能够完成,但是最后有些时间紧凑,没能做到游刃有余。对于课堂上前两个问题的改进也许时间就没那么紧了。
以后,备课要考虑周全,时间合理分配,既要保证学生学到知识,也要让学生快乐的学,不要让学生认为数学太枯燥。平时的时候我会找点小游戏在课堂上做。空余时间去听其他老师的课,学习如何控制课堂,如何维持课堂纪律,保证知识与趣味学习的结合。
《认识乘法》教学反思篇4
由加法运算过渡到乘法运算是一次质的飞跃。有史料表明:人类几万年的就学会了用加法,而用乘法则是近几千年的事,既然人类掌握乘法经历了这么长的时间,那么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就不可能是件很轻松的事情。
我们在教学中最擅长的就是扮演“先知先觉的上帝的角色。因为我们已经知道了乘法的存在,所以我们在数学时总是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很快.地获得这一知识,而不是让学生回到知识生成的原生状态,让学生把相关的知识创造出来。
前面提到的教学片断中,分几个步骤来认识它,这其实完全是为了完成某种学习任务,而不是为了某种问题的解决和思维的探索。老师要求摆小红花,2朵2朵地摆,摆3份,求一共有几朵小红花怎样列式计算?为什么要2朵2朵地摆呢?教师心中有数,学生却不知其所以然,只是在机械地执行教师编制的程序而已。
3个2连加,2是相同的加数,3个2的3我们把它叫做个数。在2与它们连起来,写成2 X 3乘法算式为什么这样写?这个问题只怕连老师都回答不上来,他也许会说以前他们老师就是这样教的。这种学习上的“世袭有多少数学学习的价值在里面呢?
“齐读”: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简便的意识究竟是在学乘法之前就应该唤醒,还是在学好之后再品头论足?学生这时哪怕读一万遍,都没有通过自己想方设法寻求简便的表示方法获得的印象深刻。
这种教学正是费赖登塔尔所批判的“教学法的颠倒,即把结果作为出发点,推导出其他的东西,而不是回到当时知识的起点去把该发现的知识“再创造”出来。
《认识乘法》教学反思篇5
1、初步感知
通过学生动手摆学具,创设了一个动手操作的情境,由于学生喜好不同,摆出的堆
数个数都不相同,由此引出“相同加数的和”,使学生初步感知存在着“相同加数的和”的数学问题,为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做好铺垫.
2、引导探究
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列连加算式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中,引导
学生进行加法与乘法的比较,帮助学生体验乘法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参与“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几个几”、“乘法算式”等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切身体会
设计教学时让学生真正体验乘法的优越——简便.学生表面说加法不方便,是否真
正体会了乘法的简便呢?其实不然,可以设计两个环节让学生体验:
①偏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学生一口气说算式很累,甚至说不清,书写时,师如果巧设障碍,忘了该写几个6;
②写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在说与写的活动中,学生亲身感受到相同加数连加用加法算式表示确实很麻烦.
4、自主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我在学生体验到相同加数连加可以用几个几表示,从而写出乘法算式时是由我自己教学生,而不是由学生自己得出.从加法到乘法是学生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应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如果当时能让一位好学生来介绍乘法算式,教师进行鼓励,不仅能让这位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且效果远比老师直接传授要好.
虽然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值得深思和挖掘的问题,但这些更深、更全面的思考将会改进未来的教学.
如何自制蛋挞
肉火烧面怎么和面
奶茶几分糖好喝
过桥米线是哪里的?
面霜和乳液的区别
怎么摘隐形眼镜
粉饼和散粉的区别
冷烫和热烫的区别
高品质香水如何鉴别?用三步就可以解决
如何去除黑眼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