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五首》教学实录
2022-11-25 天下 【 字体:大 中 小 】
诗歌以其丰富的内涵和艺术的意境,给读者留下了创造的空间,所以对诗歌的探究是无止境的,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实录1
○教学目标
①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②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③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④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课前准备
唐宋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艺术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再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积累。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
○教学设计
观沧海 曹操
导入 新课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
[问题组]
①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②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③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学习,全班讨论明确:
[明确]
①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②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研读与赏析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导入 新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感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②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①首联:诗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诗人已来,少有此句。
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
②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探究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讨论明确: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导入 新课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感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组]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
②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学生自己合作探究明确:
[明确]
①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②“最爱湖东行不足”一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讨论明确:
诗人对周围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莺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从这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想像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开遍,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
作业
背诵这三首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西江月》、《天净沙 秋思》
○教学设计
导入 新课
西江月 辛弃疾
齐背前三首诗(可配上音乐)。
我们读了“建安风骨”的代表作《观沧海》,品味了王湾诗中淡淡的思乡愁绪,领略到了白居易诗中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今天,我们再随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去领略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辛弃疾,自号稼轩居士,长期的农村闲居生活,更使他接近了农村,和农民建立了较深的感情。他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同情民间疾苦,因而才写出了这样轻快活泼的农村词。了解这些,我们才能深刻体会到词的妙处。
教学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组:
①这首词分上下两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a.上片:写景。明月初升,山林顿时变得明亮起来,惊动了在枝上栖息的山鹊和蝉;清风吹拂,把它们的叫声送到夜行人的耳中;田野间弥漫着稻花的香气,水中的青蛙不断地鸣叫;一路上都可以听到出来纳凉的人们在笑谈着今年的丰收。
下片:避雨。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当词人走到山前时,雨点飘落下来,他知道骤雨将至,想要找个地方避雨。说来也巧,当他急急忙忙转过溪头时,一眼就看到了他过去曾经见过的那家茅店,依然在社林边。(学生自己表述上述内容,不必一致,大致合情即可。)
b.这首词描写了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抒发词人的闲适心情。
研读与赏析
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问题组:
①词人为什么夜行?夜行的时间长不长?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②“忽见”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③探究这首词的意趣。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①“蝉鸣”可见天酷热,天气变化从“明月”至“七八个星天外”,要有时间,可见夜行之长。
②夜行雨,要寻找避雨之处,避雨之处“忽见”,想什么就有什么,能不高兴?是喜出望之吼 。
③上片写景色其实是烘托,下片写避雨才是词人的本意所在,也是词的意趣所在。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导入 新课
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感知内容
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学生闭目,随着老师的描绘想像这幅画面,感悟内容,体会思乡之情——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炊烟缕缕,是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这时太阳就要下山了,太阳也回家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难熬的长夜。唉,自己有家难归,令人心碎肠断,更添悲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学生交流自己想像的画面,及作者所表达的浓重的思乡情。学生根据作品提供的信息作简笔画,加深思考。
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作品中前三行全写景,人物未出场,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物紧紧扣着“情”;古道,是他的行经路;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也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种悲凉。仅仅28个字,一个长期漂流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就这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文字不多,然而思乡之情却绵绵柔长,缠绕在读者心头。
学生配乐朗读
拓展延伸
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诗歌,可展开朗诵比赛,以提高朗读水平。各小组可展开竞赛,看谁背诵的诗歌多。
延伸作业
①将搜集的诗歌抄写下来,增加积累。
②展开想像,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下节课交流。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实录2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⑴能读会写“碣、澹、竦峙、萧瑟”等生字词。
⑵理解、积累“澹澹、竦峙、萧瑟、听取、别枝、若、次、以、见”等文言词汇。
⑶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和诗歌五首表达的思想感情。
⑷准确朗读并默写。
2、能力目标:
⑴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⑵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3、德育目标:
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
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本课所选的五首古代诗歌,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极富艺术感染力。有的气势充沛,景象宏阔;有的烘托点染,形象传神;有的以景寓情,蕴含理趣。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韵律反复朗读,带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诗的内涵,品出诗的情味。
2、联想、想像法:
这五首诗语言优美、精练,内涵丰富,留有极大的想像空间,鼓励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像,从形神入手,领会感情。
3、讨论、点拨法:
教师艺术地设问,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 cai 课件、录音机及示范朗读带、投影仪。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观沧海》,感受诗中洋溢着的饱满激,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学习王湾《次北固山下》叙事写景的哲理美。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从了解灿烂文学入手,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五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二、指导学习《观沧海》
1、解题: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善诗歌,以慷慨悲壮见称。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竭后山。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潮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壮丽的诗篇。诗作融会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没有联系。
2、诵读:
⑴放录音,让学生听准字音,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投影:
碣石(jié)澹(dàn)竦峙(sǒng zhì)萧瑟(sè)提示: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⑵教师声情并茂配乐范读,通过富有魅力的节奏、韵律直观地再现诗的音韵美。学生轻声跟读。
⑶指名学生朗读(或集体朗读)。
3、研习诗歌:
⑴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歌:
投影:
1、水何澹澹:何,多么。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以观沧海:以,表目的连词。
山岛竦峙:竦,高。峙,挺立。高高地挺立。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幸甚至哉:幸,庆幸。至,极点。庆幸得很,好极了。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像。其,它,指沧海。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古诗文中“互文见义”。即文字上只交待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句中不但说:“日月之行”,也说“星汉之行”;不但说“星汉灿烂”,也说“日月灿烂”。合起来说,“日月星汉之运行与灿烂,均若出于沧海之中”。又如《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应理解为“鹊惊蝉鸣都出现于半夜明月清风的境界之中”。
⑵品评探究,领会诗的意境美:
①教师讲解: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待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下十句写观海所见。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写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从大处落墨,从全景写起,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意思是:茫茫的大海上碧波万顷,一望无垠,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接着山岛写草木,充满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展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涌”字用得尤其出色。从描写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像。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何等气魄!
②学生合作探究:哪些语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感情绘制大海形象的?
教师点拨:此诗前一部分写大海景象,视野广阔,也能见出诗人胸怀之博大,但跟后一部分比,气象则略逊一筹。“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国解除了后顾之忧。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
小结:“诗言志”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字里行间洋溢着饱满的激。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实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虚景以其新奇激发读者的想像,诗人以沧海自比,表现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4、学生自由诵读并背诵全诗。
三、研读《次北固山下》
1、解题: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闻名。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
次,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2、诵读:⑴放录音,让学生听准字音,把握五言诗的诵读节奏。
提示:这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浅近而音韵和谐。五言诗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⑵教师领读两篇,学生自由诵读。
3、研习诗歌:
⑴疏解诗句:
客路,指旅途。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行舟”相对应。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书,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
⑵整体把握:
问:
①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你能想像出船行的图景吗?为什么要特别提到“潮平”?
③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①这是诗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②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潮平”一语,为下句中“江春”一语作铺垫。
③由于新年来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食他乡,久不得归,自然想到要借雁足给他传递家书。
⑶名句赏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也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相比,显得开朗一些。
4、学生练习背诵全诗。
四、课堂练习
投影:
1、文学常识填空:
⑴《观沧海》一诗选自,作者,字,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见称。他与其子、合称为“三曹”。
⑵《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次”意为,该诗作者为唐代诗人。
2、根据课文填空:
⑴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⑵,江春入旧年。
⑶,风正一帆悬。
3、下面的译句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a、日月的运转,就像从海中升起;星汉的明亮就像从海底照耀。
b、日月好像在海中运行,星汉好像在海里照耀。
c、日月星辰的运行与灿烂,都好像出于沧海之中。
d、日月星辰的运行与灿烂,假如都能出于沧海之中。
〖参考答案〗
1、⑴《乐府诗集》曹操孟德东汉末年慷慨悲壮曹丕曹植
⑵停泊王湾
2、⑴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⑵海日生残夜
⑶潮平两岸阔
3、c
五、布置作业
1、默写诗歌《观沧海》和《次北固山下》。
2、诵读其余三首诗歌,结合注释疏通诗意。
3、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题(二)。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饱览西湖早春景色,学习辛弃疾《西江月》,体会侧面点染的烘托美;学习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感悟寄情于物的艺术匠心。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研讨与练习”题(二)中三组诗句的出处:
1、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风吹”句写仲春之景)
2、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林花”句写暮春之景)
3、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无意”句写初春)
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指名学生适当点评诗歌。
二、研究《钱塘湖春行》
1、解题:
(多媒体显行)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一生写了很多诗,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钱塘湖春行》是他任杭州刺史时写的。钱塘湖,即杭州西湖。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2、诵读:
⑴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听准字音、节奏,体会语言的缓急。
提示:七言诗句的节拍有__/__/__/×,__/__/×/__。如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诵读时,每拍的后一字遇平声可适当延长,遇仄声宜作一顿,这样诵读自有抑扬顿挫的声调。
⑵学生自由朗读。依据注释疏通诗意,整体感知。
教师点拨:全诗分两部分,前者写到湖边,后者专写湖东,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描写的景物浑然一体,构成完整的形象。
3、讲讲问问,探究诗的意境。
问:
⑴统读全诗,从中归结出诗人的游踪。
⑵我们说这首诗写的是早春景象,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⑶“水面初平”写的是怎样的景象?为什么说“云脚低”?
⑷“几处早莺”有什么含义?为什么“争暖树”?燕子啄泥衔草、营建新巢,从中能见出什么?
⑸第五、六句写了什么?为什么说“乱花迷眼”?这样写,跟诗题有关吗?浅草有什么用意?
⑹最后两句是怎样结住全诗的?诗人最喜爱的是什么?
学生合作探究,教师点拨、明确:
⑴诗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即游踪:从孤山的北面到湖东的白堤。
⑵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⑶“水面初平云脚低”勾勒出湖上早春的轮廓。“水面”指西湖湖面。水面初平写春水新涨,湖面水位上升,与堤平的景象。“云脚低”指白云重叠,和湖面上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脚,有下垂义。
⑷说“几处”,可见不是“处处”;说“谁家”,可见不是“家家”。因为还是初春季节。这里的“早”和“新”在意义上互相生发,把莺和燕联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因为是“早莺”,所以抢着向阳的暖树,来试它滴溜的歌喉;因为是“新燕”,就会引起人们一种乍见的喜悦。
⑸第五、六句写了花草。诗人在马上观花,时间久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便有迷乱之感。这样写,暗切题中“行”字。草初生,故“浅”,也是早生景象;“没蹄”,也是暗切“行”字。
⑹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
小结:这首诗的题意主要在“行”字。诗人写骑马游春的乐趣,截取从孤山寺北写起至白沙堤至。开头写“湖平初平”是孤山寺所见之景,中间写游程中所见,最后用“绿杨阴里”写白沙堤之景,明丽轻快,令人目迷神驰。
4、学生练习背诵。
三、研习《西江月》
1、解题:(多媒体显示)
词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91字以上为长调,58字以上至90字为中调。其实并无根据,但习惯如此。这首词有50字,仍属小令,但有两段,故称双调。读双调的词要注意上、下段(又称上片、下片或上阙、下阙)之间的联系。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由于他力主抗金收复失地,跟当政的投降派发生矛盾,曾两次罢官。这首词是他罢官后隐居上饶带湖期间写的。
2、教师领读,学生体会轻松活泼的情调。
3、品析探究词作的情趣。
问:
⑴从什么地方能看出词人这次夜行的路程长?这时是什么季节?“说丰年”的是谁?用自己的话叙述上片的。
⑵下片一开始就说“七八个星天外”,这意味着什么?“两三点雨山前”对骤雨将至的信号,词人快步急行,他对这条路熟悉吗?词作中表现出的词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展开丰富的想像,创造性地表述下片。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
⑴天气有变化:开始有清风、明月,后来乌云四合,下了几滴雨,又从词人找避雨地可以看出雨有下大的趋势。
从蝉鸣可见,从“说丰年”可知,是丰收在望之时,即盛夏;又,雨是骤雨,也是盛夏时有的。
词人和他的同伴,沿途可能还有三三两两出来纳凉的村民。
上片写的大约是前半夜的景象:明月初升,山林顿时变得明亮起来,惊动了在枝上栖息的山鹊和蝉;清风吹拂,把它们的叫声送到夜行人的耳中;田野间弥漫着稻花的香气,水中的青蛙不断地鸣叫;一路上都可以听到纳凉人们在谈论着今年的丰收。
⑵这意味着天空已布满乌云,仅天边尚余几颗星。从“旧时”二字可知词人对这条路是熟悉的。因为找到避雨的地方,表现词人的惊喜心情。
下片写的是后半夜的景象:骤雨将至,词人急忙转过溪头看到曾经见过的那家茅店,依然在社林旁边。
小结:凡双调的词,重点大多在下片。这首词也是如此:上片写月明之景表达轻松、喜悦的心情,其实只是烘托;下片写避雨才是本意所在。在山野里夜行遇雨而能找到避雨的地方,这种乐趣只有身历其境的人才能体会到。
词中“忽见”二字集中表达了词人喜出望外之情。是“炼字”的匠心所在。
4、《西江月》为了平仄的协调、押韵的方便、对偶的工整和突出某些词语,篇中某些句子的词序有所调动;同时,为了语句的凝练,中间也有所省略,请把它补出来。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半夜,明月(照射)别枝,乌鹊惊(栖)(不定),清风(吹送)蝉鸣(声)。稻花香里,(阵阵)蛙声(连成)一片,(有如)(预)说丰年。七八颗星(挂于)天外,两三点雨(落在)山前。(赶)路转(到)溪头,忽见社林边旧时茅店。
5、背诵词作。
四、指导自读《天净沙•秋思》
1、解题:(多媒体显示)
1、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散曲家。他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杂剧四大家。所作杂剧有《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黄粱梦》等15种。在他的作品中,更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2、《天净沙秋思》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天净沙,是曲牌名。
2、学生朗读,教师指导并补充解释。
补充解释:
⑴古道,指古代通行的道路。
⑵断肠人,指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
3、学生默读,根据课文展开想像,写一般描述性文字,不要增删,顺序可调整,字数在150字左右。
小组间交流,教师可选一、二篇当堂进行集体评议。也可拿参考例文让学生评议。
例文: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的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4、探究:这首散曲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什么样的感情?请按文章的层次作简要分析。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并归纳:
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调虽然低沉些,却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全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前三句)作者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景物巧妙组合,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游子漂泊行旅图。第二层次(四、五句)“夕阳西下”进一步点明时间。“断肠人在天涯”是点晴之笔,点明了人物,道出了游子的情怀。前四句写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均系为此作铺垫。
5、背诵这首小令。熟背读歌五首,依学习小组进行竞赛。(提示:可从熟练程度、感情的把握以及语气节奏等方面评议优胜组)
五、课堂练习
多媒体显示:
1、文学常识填空:
⑴《钱塘湖春行》一诗选自,作者,字,晚号,唐代诗人。
⑵《西江月》一词选自,作者,字,号,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与并称为“苏辛”,是“豪放派”的代表。
⑶《天净沙•秋思》体裁为,作者,元代著名戏曲作家。
⑷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常常衍生一种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学体裁,请写出不同朝代的此种文学体裁。
汉代唐代宋代。
元代明清。
2、下列朗读节奏不正确的是()
a、几处/早莺/争暖/树
b、稻花香里/说/丰年
c、断肠人/在天涯
d、海日/生/残夜
3、按原文默写:
⑴《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⑵《天净沙秋思》中勾勒整个画面背景的句子是。
⑶《钱塘湖春行》中构成对仗的诗句是。
4、五首诗歌中,你最喜欢哪一首,请简要说出理由。
〖参考答案〗
1、⑴《白氏长庆集》白居易乐天香山居士
⑵《稼轩长短句》辛弃疾幼安稼轩苏轼
⑶小令马致远
⑷赋诗词曲小说
2、a
3.⑴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⑵夕阳西下
⑶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略
六、课常小结
随着二十世纪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国人开起宝马,穿起皮尔•卡丹,用起摩托罗拉……西方国家的意识已从消费渗透到我们文化中,“酷”“帅”成了我们青少年的口头语,但我们的传统文化却在碰撞中被冷落。五千年的文明衍生的无比灿烂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流淌在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血液中的特质。经常读读这传统文化中的优美诗篇,它会带给我们无比美妙的愉悦,会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七、布置作业
1、阅读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回答文后问题:
⑴填空:
《西江月》从体裁上看是一首词,词因句子长短不齐又叫。这首词用空行分为两段,这两段分别叫做、。词中描写一场骤雨即将瓢泼而下时的气象的句子是。
⑵一、二两句中“别枝”作什么解释?“惊”和“鸣”是否分别专写“鹊”和“蝉”?
⑶为“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划出正确的朗读节奏并翻译。
⑷辛弃疾夜行黄沙道中时天气有什么变化?《西江月》所表达的是一种愉悦的心境,当时作者正罢职闲居,是什么使作者产生了这种心境?
2、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在艺术上没有虚词,没有关联词语,却用了一连串的意象,叠加成一幅山水人物画。比较阅读白朴的《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请你从词类使用、意象、创设的意境几个角度,写出两首曲子的相同点。
〖参考答案〗
1、⑴长短句上阙(片)下阙(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⑵另一个树枝;不是专写,而是说“鹊”“蝉”都是既“惊”又“鸣”的。
⑶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翻译略。
⑷起初月明天晴,后来乌云骤起,阵雨将至。是清新、欢跃、生机勃勃的农村风光和稻花飘香、令人喜悦的丰收景象,使辛弃疾产生了愉悦的心境。
2、两首曲子都使用了大量名词,通过名词叠加,把丰富的想像材料切换成一幅幅画面,从而创造出一幅美丽的山水人物画。(抓关键词,抓大意即可)
【板书设计】
观沧海
曹操
次北固山下
王湾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西江月
辛弃疾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实录3
○教学目标
①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②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③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④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课前准备
唐宋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艺术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再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积累。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
○教学设计
观沧海 曹操
导入 新课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
[问题组]
①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②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③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学习,全班讨论明确:
[明确]
①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②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研读与赏析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导入 新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感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②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①首联:诗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诗人已来,少有此句。
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
②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探究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讨论明确: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导入 新课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感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组]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
②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学生自己合作探究明确:
[明确]
①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②“最爱湖东行不足”一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讨论明确:
诗人对周围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莺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从这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想像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开遍,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
作业
背诵这三首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西江月》、《天净沙 秋思》
○教学设计
导入 新课
西江月 辛弃疾
齐背前三首诗(可配上音乐)。
我们读了“建安风骨”的代表作《观沧海》,品味了王湾诗中淡淡的思乡愁绪,领略到了白居易诗中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今天,我们再随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去领略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辛弃疾,自号稼轩居士,长期的农村闲居生活,更使他接近了农村,和农民建立了较深的感情。他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同情民间疾苦,因而才写出了这样轻快活泼的农村词。了解这些,我们才能深刻体会到词的妙处。
教学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组:
①这首词分上下两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a. 上片:写景。明月初升,山林顿时变得明亮起来,惊动了在枝上栖息的山鹊和蝉;清风吹拂,把它们的叫声送到夜行人的耳中;田野间弥漫着稻花的香气,水中的青蛙不断地鸣叫;一路上都可以听到出来纳凉的人们在笑谈着今年的丰收。
下片:避雨。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当词人走到山前时,雨点飘落下来,他知道骤雨将至,想要找个地方避雨。说来也巧,当他急急忙忙转过溪头时,一眼就看到了他过去曾经见过的那家茅店,依然在社林边。(学生自己表述上述内容,不必一致,大致合情即可。)
b.这首词描写了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抒发词人的闲适心情。
研读与赏析
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问题组:
①词人为什么夜行?夜行的时间长不长?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②“忽见”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③探究这首词的意趣。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①“蝉鸣”可见天酷热,天气变化从“明月”至“七八个星天外”,要有时间,可见夜行之长。
②夜行雨,要寻找避雨之处,避雨之处“忽见”,想什么就有什么,能不高兴?是喜出望》L之吼
③上片写景色其实是烘托,下片写避雨才是词人的本意所在,也是词的意趣所在。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导入 新课
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感知内容
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学生闭目,随着老师的描绘想像这幅画面,感悟内容,体会思乡之情——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炊烟缕缕,是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这时太阳就要下山了,太阳也回家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难熬的长夜。唉,自己有家难归,令人心碎肠断,更添悲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学生交流自己想像的画面,及作者所表达的浓重的思乡情。学生根据作品提供的信息作简笔画,加深思考。
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作品中前三行全写景,人物未出场,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物紧紧扣着“情”;古道,是他的行经路;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也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种悲凉。仅仅28个字,一个长期漂流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就这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文字不多,然而思乡之情却绵绵柔长,缠绕在读者心头。
学生配乐朗读
拓展延伸
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诗歌,可展开朗诵比赛,以提高朗读水平。各小组可展开竞赛,看谁背诵的诗歌多。
延伸作业
①将搜集的诗歌抄写下来,增加积累。
②展开想像,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下节课交流。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实录4
教学目标
①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②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③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④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课前准备
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艺术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再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积累。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学习《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
A.观沧海 曹操
一、导入 新课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听课文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正音。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
[问题组]
①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②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③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三、合作交流,讨论明确
学生分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明确:
①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②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四、品读赏析
学生谈诗歌基调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B.次北固山下 王 湾
一、导入 新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二、课文朗读,感知内容
1、听课文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2、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②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三、合作探究,讨论明确:
①首联:诗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诗人已来,少有此句。
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
②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四、品读赏析
学生自主探究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讨论明确: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C.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一、导入 新课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二、朗读感知
1、听课文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正音,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组]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
②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三、合作探究,讨论明确:
[明确]
①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②“最爱湖东行不足”一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四、品读赏析
“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讨论明确:
诗人对周围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莺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从这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想像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开遍,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
五、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背诵这三首诗。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西江月》、《天净沙 秋思》
D.西江月 辛弃疾
一、回顾导入
齐背前三首诗(可配上音乐)。
我们读了“建安风骨”的代表作《观沧海》,品味了王湾诗中淡淡的思乡愁绪,领略到了白居易诗中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今天,我们再随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去领略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辛弃疾,自号稼轩居士,长期的农村闲居生活,更使他接近了农村,和农民建立了较深的感情。他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同情民间疾苦,因而才写出了这样轻快活泼的农村词。了解这些,我们才能深刻体会到词的妙处。
二、朗读感知
1、听课文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2、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组:
①这首词分上下两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三、合作探究,讨论明确:
a. 上片:写景。明月初升,山林顿时变得明亮起来,惊动了在枝上栖息的山鹊和蝉;清风吹拂,把它们的叫声送到夜行人的耳中;田野间弥漫着稻花的香气,水中的青蛙不断地鸣叫;一路上都可以听到出来纳凉的人们在笑谈着今年的丰收。
下片:避雨。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当词人走到山前时,雨点飘落下来,他知道骤雨将至,想要找个地方避雨。说来也巧,当他急急忙忙转过溪头时,一眼就看到了他过去曾经见过的那家茅店,依然在社林边。(学生自己表述上述内容,不必一致,大致合情即可。)
b.这首词描写了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抒发词人的闲适心情。
四、品读赏析
①词人为什么夜行?夜行的时间长不长?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②“忽见”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③探究这首词的意趣。
讨论明确:
①“蝉鸣”可见天酷热,天气变化从“明月”至“七八个星天外”,要有时间,可见夜行之长。
②夜行雨,要寻找避雨之处,避雨之处“忽见”,想什么就有什么,能不高兴?是喜出望外。
③上片写景色其实是烘托,下片写避雨才是词人的本意所在,也是词的意趣所在。
E.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一、导入 新课
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二、朗读感知
1、听课文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2、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知
三、体验反思
学生闭目,随着老师的描绘想像这幅画面,感悟内容,体会思乡之情——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炊烟缕缕,是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这时太阳就要下山了,太阳也回家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难熬的长夜。唉,自己有家难归,令人心碎肠断,更添悲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学生交流自己想像的画面,及作者所表达的浓重的思乡情。学生根据作品提供的信息作简笔画,加深思考。
四、品读赏析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作品中前三行全写景,人物未出场,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物紧紧扣着“情”;古道,是他的行经路;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也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种悲凉。仅仅28个字,一个长期漂流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就这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文字不多,然而思乡之情却绵绵柔长,缠绕在读者心头。
五、学生配乐朗读
六、拓展延伸
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诗歌,可展开朗诵比赛,以提高朗读水平。各小组可展开竞赛,看谁背诵的诗歌多。
七、延伸作业
①将搜集的诗歌抄写下来,增加积累。
②展开想像,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下节课交流。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实录5
1.登幽州台歌
教学目标:
1.体味诗的阔大苍凉的意境之美
2.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
3.诗人的形象
教学过程:
导语:千金市骨。燕昭王成为明君圣主的代表,黄金台也成了明君圣主礼遇贤才的象征。此后,有多少怀才不遇的文人,登上幽州台,凭古吊今,感怀时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一首诗《登幽州台歌》。
一、文学常识:
1.这是一首古诗,很少格律限制,形式自由灵活。
2.陈子昂:字伯玉,唐代文学家。
二、读:断句,语速,语调,节奏
三、释题,背景
陈子昂是一个很有政治头脑和军事眼光的人,武则天当政时,契丹南侵,武则天派建安王武攸宜出兵抗敌,任陈子昂为参军。陈子昂提出的正确主张武攸宜都不予理睬,结果兵败,但武攸宜不思悔改,反而把失败的责任推到陈子昂身上。陈子昂内心无比痛苦,他独自一人来到附近的幽州台上,吊古伤今,写下了这首传世名作。
四、赏析
1.前两句诗是什么角度写的?“古人”指谁?“来者”指谁?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境遇?
——时时角度(前、后)。古人指古代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指现代礼贤下士的明君。“前不见”“后不见”,时间无止无休,而自己的生命短暂,而自己因“不见”明君,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功业未成,空老一生。写出了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难以施展)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之情。
2.后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诗人为什么见此景而涕下?
——空间角度(天、地)。空间无限辽远。在无限的时间与空间面前,诗人感到孤独,寂寞,悲凉。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空老一生,面对此景,想到自己的境遇,怎么能不“怆然涕下”?怆然:伤感的样子;涕,眼泪。
3.登临:诗人登到高处叫“登临”,临,面对。登到高处面对开阔的景物,人的心胸会为之一变,于是便有了许多联想和想象,抒发出来,写下来,就是诗文。陈子昂登临幽州台,面对无限的时空,不免产生一种孤寂悲凉之感,再联想到自己的境遇,便产生了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愁苦心情。
4.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这首诗通过写登临幽州台的所想所感,抒发作者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愁苦情怀。
所见:时空的无限;所感:怀才不遇,生不逢时。(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5.这首诗看起来比交消极,但其实则不然,他流露出作者积极进取的建功立业的强烈渴望。
6.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陈子昂?用几句话描绘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
——我看到一个沉思的陈子昂。我看到一个为自己不能实现人生价值而怆然涕下的陈子昂;我看见一个有着积极的人生追求,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陈子昂。
——诗人独自站在幽州台上,他仰望长天,俯视大地,潸然泪下
7.写作特色:气势磅礴,胸怀宏伟
——气势磅礴:景物宏大开阔壮美;胸怀宏伟:胸怀宇宙
板书
2.望岳3.登飞来峰
导入新课
清人张潮说: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对自然风物和人文景观的热爱是相通的。细细品读山水,我们可以读出自然界的绚丽多彩,读出山与水的性情,更读出一种追求人性至高境界的胸襟。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首古诗,感受诗中山水的绚丽,感受诗人的情怀
《望岳》
一、齐读诗歌
二、解题,了解泰山。
学生先介绍。
泰山——属五岳之首,主峰海拔1524米,春秋时的齐国、鲁国两国都可看见泰山。由于山势高耸出奇,山南山北的景色各不相同,可谓神奇秀丽。山中还常常升起层层云气,看后使人心胸开阔。有古语云: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望岳》这个“岳”指的是“泰山”。五岳: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东岳泰山中岳嵩山
视频了解“泰山”
三、自主学习《望岳》
1、学习方法介绍:
查资料:正确地利用资料而不依赖于资料,是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
小组交流:“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与人交流,可以拓宽自己的思维。
个人学习:深入思考,使人睿智。
阅读书上简评:简评帮助我们理解诗歌,运用好书本上的资源。
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古诗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读,在读中感悟。
2、经过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随学生的回答确定内容,用追问思考的形式探究诗句的内涵和蕴含的情感。
板书设计:
远望青未了广阔
近望神秀高大
凝望云、鸟
愿望众山小
四、鉴赏诗歌
1、写景首先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要表现景物的特点?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写泰山高大雄伟。
“齐鲁青未了”从占地面积之广,说明大;“阴阳割昏晓”说明高。
2、小组合作,选择一句写景的诗句进行赏析。
①、②句。主要写了诗人远望泰山“宽广”诗人当时喜悦的心情。”
③、④句。描写了泰山景色秀美
赏析:“造化钟神秀”拟人手法,就是说大自然把神奇秀丽都聚集在泰山身
上。“阴阳割昏晓”“割”字很形象,就象人用刀割开一样。说明泰山
的南北明暗不同,说明泰山巍峨高大。
泰山的特点:高大(师板书“高”)泰山的秀美
⑤、⑥句:诗人心胸很坦荡。激荡。诗人的胸怀随着泰山之云雾缭绕而激荡。
点面结合
3、一切景语皆情语。请结合诗句说一说,尾联如何表现泰山的雄伟的,有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胸气魄?
补充:运用《孟子》中“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典故,夸张的手法从侧面衬托泰山的巍峨高耸。
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人还没登上泰山,就说“一览众山小”,诗人这里是一种怎样的思维方式?
“想象”。想象是诗歌的生命。杜甫24岁时曾参加进士考试而落第,但他少年气盛,对自己的前途依旧充满信心。
勇攀绝顶,俯视万物的雄心和气概。
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4、“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诗中“胸”显然皆作者自己之心胸。我们再读一读诗歌,看看在你的眼前将会出现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
《望岳》表现诗人积极进取的豪情壮志。
5、我们了解到的杜甫是忧国忧民的,他的感情总是很深沉郁结,但是在这首诗歌中我们却感受到了别样的杜甫。能不能向我们介绍介绍写这首诗的背景。
背景介绍:这首诗歌写于736年,属于杜甫创作历程中的漫游时期。20岁后,诗人开始了他的漫游生活。他南游吴越,北越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并在洛阳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诗人结为肝胆相照的的朋友,这个时期的生活和创作。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情调。
杜甫24岁时曾参加进士考试而落第,但他少年气盛,对自己的前途依旧充满信心。25岁时候他背起行囊再次漫游,来到齐赵。看到泰山,杜甫心胸豁然开朗,豪情迸发,吟诵出这首“望岳”千古名篇。“这首诗即东岳泰山,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
6、《望岳》被喻为写泰山诗歌的绝唱。以后很多人来过泰山、写过泰山,但无人能比。明代有位诗人写到:齐鲁至今青未了,题诗谁比杜陵人。杜陵人是谁?
7、齐背诵《望岳》。
登飞来峰
一、过渡引入
读杜甫的《望岳》,我们感觉到的不仅是对泰山美景的赞扬,更是作者勇攀绝顶,俯视万物的雄心和气概。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王安石的《登飞来峰》,看看这首诗的情韵。
齐读诗歌。
二、解题,了解飞来峰
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县城东武县(现在山东诸城)飞来,故名---飞来峰。
三、自主学习《登飞来峰》
下面请同学们用刚才提到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等飞来峰》。
四、展示学习成果
经过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随学生的回答确定内容,用追问思考的形式探究诗句的内涵和蕴含的情感。
1、诗人写景的立足点在哪里?用诗中原句回答
飞来峰上千寻塔
寻:古代的度量单位。八尺为一寻,“千寻”极言塔高。“千”在这里不是实写,是指多。如我们学过的“飞流之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在这里诗人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夸张
2、诗人有没有看到“鸡一鸣时,见日始欲出”的奇妙景象?诗中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闻说:听说。鸡鸣见日升:传说。站在塔上,五更天鸡叫的时候就看见太阳升起。
3、作者处在飞来峰的高塔之上,有什么独特的感受呢?用原句回答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层。
不畏:不怕。缘:因为。遮:遮挡,遮住。
4、在现代,“浮云”是一个很流行的词,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出处古文: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
网络用语:
“夫人,功名于我如浮云,在下一点也不稀罕”——周星驰《唐伯虎点秋香》
释义:比喻不把某事物放在眼里。
5、在这首诗中,“浮云”有什么隐含的深意呢?
(出示: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积极推行新法,抑官僚制地主和豪商的特权,以期富国强兵,但遭到保守派的激烈反对。《登飞来峰》即作于1050年,当时他30岁,由宁波县令改任舒州通判。他向往美好前程,期待变革。)
“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障日也。”——陆贾《新语慎微篇》。意思:西汉的人曾把浮云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挑拨离间,让皇帝受到蒙蔽。)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
天子与太阳同辉,“日”象征着帝王,
诗中“浮云”: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
6、把保守势力说成是“浮云”,并且不畏,这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精神?
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7、“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层”,说说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要想看得远,视野更开阔,就必须登上的一层。
这正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鹊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诵读整首诗歌
(师:只有站的高才能望得远。同样,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也是这样,只有在各个方面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王安石的一生都致力于变法革新,他满怀雄心壮志,请同学们一起诵读这首诗,读出诗人的雄心壮志。)
比较异同
一、两首诗同是登高之作,在内容和情感上有何异同?
1、借景抒怀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勇攀绝顶,俯视万物的雄心和气概
《登飞来峰》表达了作者高瞻远曙,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
《望岳》则表达了诗人虽考场失意,仍充满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2、蕴含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观察事物,解决问题,要站得高,看得远,否则会被眼前的小事所羁绊。
3、夸张、比喻的手法,大胆的想象。虚实结合
二、读了这两首诗,你还能想到哪些表达雄心壮志的诗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三、结束语。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王安石和杜甫那豪迈的气势在这两首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样也希望大家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提高自己,因为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板书设计:
远望青未了广阔
近望神秀高大
凝望豪迈
愿望勇攀高峰,俯视万物。
4.游山西村
教学目的:
1、体味诗歌的内涵。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步骤:
1、导入:南宋诗人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极力推助北伐,被罢官。诗人回归故里,内心郁闷。对照官场的伪诈,他更感受到乡间生活的纯朴自然。但他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重新为国出力。这种心境与游境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流传千古的《游山西村》。
2、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八年,入四川宜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在政治上,主张坚决抗战,充实军备,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的爱国热情。《关山月》《书愤》《示儿》等篇均为世所传诵。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游山西村》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当时诗人罢官闲居,住在山阴镜湖的三山乡。“山西村”即三山乡西边的村落。
3、《游山西村》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
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腊酒,指上年腊月酿制的米酒。浑,酒水混浊,指酒的质量不好。古人饮米酒,需要滤去酒酿(酒糟),方为清酒。未经过滤的则为浊酒。豚,是小猪。足鸡豚,意谓鸡豚足。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次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读了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何在?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人们读后,都会感到,在人生某种境遇中,与诗句所写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因而更觉亲切。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于是这两句诗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第三联“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社”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这一天农家祭社祈年,热热闹闹,吹吹打打,充满着丰收的期待。这个节日来源很古,《周礼》里就有记载。到宋代还很盛行。而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前三联写了外界情景,并和自己的情感相融。然而诗人似乎意犹未足,故而笔锋一转:“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无时,随时。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从今而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诗人陶醉在山西村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中,有感于这样的民风民俗及太平景象,反映了他乡居闲散的思想情感。
5.己亥杂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及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诵读并背诵诗歌。
情感目标:领会作者的拳拳爱国之心。
重点: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诵读并背诵诗歌。
难点:领会作者的拳拳爱国之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一年,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大的清帝国行将没落;这一年,腐朽没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一年,力主改革时弊的龚自珍愤然辞官南下,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在了315首日记体组诗——《己亥杂诗》中;这一年,是1839年,道光十九年,农历己亥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龚自珍写于己亥年的杂诗当中的一首。
二、呈现目标
三、解题
《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
四、作者简介
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_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有《龚定庵全集》。
五、朗读全诗
1.教师范读,学生轻吟。
2.全体学生齐读并背诵。
六、理解诗句
①句:在无边无际的离愁中,眼看夕阳又西下了。
②句: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马鞭东指,从此便同朝廷远隔了。
③④两句: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有新花生长。
七、理解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
后两句抒情。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
八、小结全文
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作者以“落红”自喻,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九、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完成练习册。
双减政策对高中有影响吗 双减对高中校外培训影响大不大
双减政策培训机构老师怎么办
开学第一课历年主题
古代是几月开学 农闲时才可入学
鸡娃是什么意思 “双减”之后还会鸡娃吗
中秋节是放孔明灯还是灯笼
2021秋季开学前多久做核酸检测合适
bnt疫苗国内可以打吗
bnt疫苗就是辉瑞疫苗吗
中秋节送月饼是节前还是节后 中秋节送月饼的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