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抗击疫情感人事迹征文5篇优秀范文
2022-11-28 天下 【 字体:大 中 小 】
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一下子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下面小编整理2020年抗击疫情感人事迹征文,欢迎阅读。
抗击疫情感人事迹征文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关键防线。武汉有3000多个社区、7000多个住宅小区,为帮助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做好社区疫情防控,武汉市发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4.45万多名党员干部职工下沉到社区,共筑社区疫情防控的前哨站。
“志愿者的辛苦,大家都看在眼里”
“你好,结一下账。”“怎么又是你?”3月5日下午,当荣冀拎着大包小包再次出现在超市时,收银员很惊讶。从2月中旬下沉到武汉市武昌区滨湖社区以来,荣冀每天都要为小区居民“跑腿”十多次,代购各种生活物资和药品。
今年39岁的荣冀是武汉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的一名干部。疫情袭来,他的岳父、岳母不幸感染新冠肺炎,正月十二,岳父不幸离世,正当荣冀和妻子沉浸在悲痛中时,他们收到了各自单位关于“在职党员下社区”的号召。
“经历了疫情带来的创伤,我们更想为抗疫贡献一份微薄之力。”荣冀和妻子双双请缨参战,下沉到滨湖社区锦绣江南小区,担任党员志愿者。
下沉之初,荣冀跑遍了武汉三镇,买到了一批医用口罩和防护服捐给社区。得知很多一线社区干部一个多月都见不到自己的孩子,荣冀和妻子决定为社区干部的孩子捐赠一批图书和文化产品。
如今,锦绣江南小区已经连续多天无新增确诊病人。“现在物资供应、配送服务越来越好了。志愿者的辛苦,大家都看在眼里,纷纷给我们点赞。”荣冀说。
“居民更在乎的,是你的真心”
从2月7日接到下沉社区的通知起,武汉市江汉区天一街小学校长陈峰在江汉区天后社区已经连续工作了一个月。
接到通知后,陈峰带着同事们守好社区大门,给每一位进出小区的居民做登记、量体温。“起初一些居民不适应,我们只能挨个儿劝说。”陈峰说。“碰到不理解的居民,对我们态度不好也是常有的事,但我们必须更有耐心。”
有一次,一位70多岁老人的家里要换煤气,煤气工不能进小区,陈峰就扛着60斤的煤气罐爬了4层楼,为老人换了煤气。
渐渐地,居民们越来越配合,还有热心人给陈峰和同事们送药送水。“其实,居民更在乎的,是你的真心。”陈峰说。
“社区防疫,特别需要耐心和细致”
“叔叔阿姨住得怎么样?”这几天,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检定员李建欢经常给张家湾小区70号楼一对正在隔离的老人打电话。几天前,为了把老人劝进隔离点,她费了很大劲。
2月中旬,李建欢下沉到武昌区张家湾社区,成为社区“党员防疫群”中的一员。作为70号楼的“包保员”,除了挨家挨户上门量体温,她还要背着消毒水做消毒工作,没有电梯全靠爬楼,看到谁家门口有垃圾,她也顺手带出去扔了。“大家出门风险大,我多动一动还能减肥呢。”李建欢笑着说。
有一次,有人反映小区里有一户人家有确诊患者,家属却未隔离,她立刻到这家了解情况,原来是家里有两位老人不愿离家。“当时很心疼老人家,但又要保证大家安全。”李建欢第一时间向社区反映情况,多次上门劝导,老人的态度终于从抗拒变成了理解。
“社区防控,特别需要耐心和细致。”李建欢说,“接下来,我还想做一些肉类团购,让大家吃得更好一些。”
“我是队长,就要冲在前头”
2月8日起,武汉地产集团统建公司副总经理朱超就一直奋战在社区防疫一线,如今已转战了两个社区。
汉阳区洲头街道向阳社区,是朱超下沉的第一个社区,他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全方位排查病患,一家家上门走访。“每次敲门都会紧张,一是有的居民不愿开门,二是自己防护比较简单,怕感染。”他说,虽然怕,但还是坚持挨家挨户查下去。
2月12日,刚刚理顺向阳社区的工作,朱超又接到任务:紧急赶往江岸区塔子湖街道华汇社区支援。华汇社区是公租房小区,虽然只有6栋居民楼,但是住户密集,总共有4258人,独居老人也多。到了华汇社区,朱超在公司微信群里发出动员令,先后有12名年轻职工报名前来,组成了一支社区防疫突击队。
“我们做了详细安排,谁负责电话排查、谁负责大门值守,都责任到人。”朱超说,突击队加入后,防疫工作头绪逐渐理清,随着生活物资保障的到位,居民的情绪也逐渐平静。
“5栋有一位孤寡老人,没有吃的了,要上门送!”“有一家有10个人住在一个屋里,加强关注!”“有部分老人在楼下聚在一起晒太阳聊天,应该劝一劝”……在工作微信群中,这样的工作任务从早到晚不停发出,朱超都及时关注,安排人员处理。对于入户上门等难度较大、风险较高的任务,他带队前往。“我是队长,就要冲在前头。”朱超说。
“为了大家,再累也值”
走进武汉市汉正街石码社区,社区值守点前,张贴着“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岗”的展板,“90后”下沉干部李凌云是守岗人之一,在疫情发生前,她是武汉市硚口区委政策研究室的一名干部。每天早晨8点半,她都会准时来到石码社区,开启一天的志愿服务工作,经常工作到晚上10点多才回家。
服务岗展板上,“为您服务”“服务内容”“今日公示”“便民信息”,每一栏她都清晰地填写了具体事项。“每天的内容都要上榜,方便居民知悉和监督。”李凌云说。
李凌云和大家商量,为每个下沉干部明确职责,“服务内容”栏很快就被填满了:值守社区出入口,宣传发布防疫知识,帮助居民团购物品、买药,免费分发爱心蔬菜……“爬楼上门,加上每天两次巡逻,微信步数天天‘破万’。”她说。
2月15日从太原老家“逆行”回武汉,李凌云第二天就到下沉社区报到,很少有休息时间。“为了大家,再累也值。”李凌云说。
抗击疫情感人事迹征文
他们像是一支“影子医疗队”,出发之后,行踪便少为外界所知。他们被称为“医生背后的医生”。多数时候,他们身穿高等级防护服,坐在显微镜前,对着一个又一个小小切片,放大,再放大,分析比对数据,探寻新型冠状病毒究竟是如何致病的,新冠肺炎是如何演变乃至致人死亡的。
2月17日,这支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新冠肺炎病因诊断专家组,受国家卫健委委派,来到武汉开展新冠肺炎病理学和病因诊断研究工作。
专家组一共6人,由瑞金医院病理科主任王朝夫带队,病理科党支书、副主任医师费晓春,主治医师张衡,超声诊断科主治医师刘振华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教师蔡军、赵雷共同组成。他们长期在病理和影像学临床研究一线工作,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技能。
“我们6个人分成了三组。”王朝夫告诉记者,平时他们主要在金银潭医院、火神山医院等三家医院工作,通常早上6点多就起床出发,晚上7点以后才回到酒店。
他们所做的,是通过对病亡新冠肺炎患者的遗体解剖或在超声引导下穿刺,从发生病变的各个器官中取样,随后经几十个步骤制作成病理切片。现场取样多在夜间进行,正是人体免疫力较低的时段。在武汉工作近两周,专家组共完成3例去世新冠肺炎患者的遗体解剖,其中两例的病毒分析已经有了结果。
除了指挥协调全组工作,在武汉的多数时间,王朝夫都坐在病理实验室,将一个个病理组织切片在显微镜下放大数百倍观察,必要时还要采用基因检测等科学手段以及更多检测设备来帮助判断;此后,再制作数字切片,对收集到的病理数据进行扫描处理。
王朝夫早已习惯了显微镜下的世界,往往一坐下就忘记了时间。然而,在这次工作中,54岁的他要穿着三级防护服,两层口罩加上头套,不敢喝水又汗流浃背,有时会感觉呼吸不畅、头晕。
“我们6个人都是共产党员,平时派任务,大家都二话不说。共产党员就是要平时工作显得出,关键时刻挺得出,危难时候豁得出!面对风险,更需要坚定的信仰。”王朝夫说。
武汉的疫情防控形势正在好转,然而作为一种新发疾病,新冠肺炎的致病机理仍不清楚。“作为病毒性肺炎的一种,摸清它的致病、演变机制,才能加深对同类病毒感染疾病的认识,为后续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支撑。”王朝夫说,团队正与陆军军医大学卞修武院士团队合作,通过病理研究让临床诊断更精准,治疗方案和防控措施更精确有力。
抗击疫情感人事迹征文
医疗队里的“专家妈妈”
深夜,火神山医院依然灯火通明,这里是与病毒决战、与时间赛跑的战疫前沿阵地。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中,5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党员突击队”格外引人注目。陈萍是专家党员突击队中唯一的女性,也是最年长的,医疗队里的年轻队员都喜欢叫她“专家妈妈”。作为国内第一批感控专家,她在传染病感染控制方面有着丰富经验。
此次武汉抗击疫情,她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确保“零感染”,把队员一个不少带回去。为此,她将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带到一线,建成了防护监测“天眼”,时刻观察医护人员进出病区流程是否规范,不放过任何可能导致问题的隐患。
有一次,守在监控器前的陈萍发现异常:一名护士从污染区出来,站在原地不动,有点不知所措。陈萍通过语音问她发生了什么情况,她没有说话。通过反复沟通得知,这名护士因过于疲劳发生了呕吐,口罩里面的呕吐物让她非常难受。
陈萍立刻对她说:“不要慌,你慢慢地转过身去,看墙上的流程一步一步脱掉防护服,动作尽量轻柔,赶快出来。”在陈萍指导下,她最终脱掉防护服,最后才把口罩打开。陈萍看到她的眼睛红了,告诉她:“不用担心,虽然呕吐了,但是脱衣过程很规范,不会感染的。”这名护士这才安心地去洗澡间。
陈萍像妈妈一样爱队员,队员也像爱妈妈一样爱她。
一天深夜,忙碌了一整天的陈萍从火神山医院走出来的时候,下起了雨。一名护士见陈萍没带雨衣,就把自己的雨衣脱下来递了过去。陈萍于是搂着这位护士一人一只袖子穿上雨衣,并肩走向雨中的大巴车……
抗击疫情感人事迹征文
让方舱患者乐观度过每一天
3月5日凌晨2点,距金银潭医院仅一街之隔的东西湖区武汉客厅方舱医院B舱内,民警张锦星和她的搭档正在病床间的走廊上轻声巡视,生怕吵醒熟睡的病人。22岁的张锦星是武汉全市方舱医院中最年轻的执勤民警,也是方舱内仅有的两名女警察之一。“好多患者都把我当女儿一样看待。”张锦星笑着说。
2月6日晚,接到武汉市公安局东西湖分局征集方舱医院核心区执勤人员通知后,张锦星立刻拨通了父母的电话:“我想报名参战。”妈妈比较担忧,但爸爸沉默片刻后表态支持,他送给女儿几句话:“不念过往,不畏将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风雨兼程。” 一夜无眠,天亮时,她郑重地递交了请战书:“此次入驻方舱的决定是责任使然……我也想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让青春发光,奋战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我第一天进舱,就和很多女患者混熟了。”张锦星说。患者熊女士为张锦星点赞:“每次我们拜托她买东西,她都是自己先行垫付,而且对我们几乎是有求必应。”
执勤时,她看见一个老婆婆哭得非常伤心,医护人员正在安慰她。她走上前一问,了解到婆婆的老伴因为新冠肺炎病情加重去世了,她没办法送他最后一程。张锦星就和护士一直陪着她、劝慰她。
“渐渐地,我和很多患者都成了好朋友,我们一起聊天,还会和他们拍自拍、拍短视频……我会以当下比较新潮的方式,让病人排解压力,乐观地度过在方舱内的每一天。” 张锦星说。
抗击疫情感人事迹征文
隔离病房里的“临时妈妈”
3月3日上午10点半,随着音乐响起,武汉儿童医院内科楼18楼病区一下子热闹起来,孩子们都从病房里跑了出来,在病区的走廊做起早操。孩子们的“临时妈妈”周丽在一旁边引导做操边纠正孩子们的动作。
在武汉儿童医院,由于不少患儿的父母、家人也被感染,需要隔离或住院治疗,一些孩子只能独自住院。这个病区里,就有十来名没有家长陪护的小朋友,他们年龄从5岁多到14岁不等。为了照顾这些孩子,病区专门成立了由7位高年资护士组成的陪护组,周丽是陪护组组长,也就成了这群孩子的“临时妈妈”,不仅要监测患儿病情,还要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辅导作业。
40床的飞飞是病区里最小的患者,只有5岁多,还在上幼儿园。刚来这里时,由于爸爸妈妈也被隔离治疗不能来陪护,孩子非常不安。谁跟她讲话她都不理睬,药也不吃,情绪激动了还会发脾气,摔手里的东西,让护士们伤透了脑筋,大家为她费了不少心思。
周丽对飞飞一直保持着耐心,飞飞不说话,她就坚持每天跟飞飞聊天;飞飞想吃糖果,她下班后就到处找糖果店给飞飞买糖。慢慢地,飞飞打开了心扉,不仅乖乖地吃药,还主动跟周丽分享起跟妈妈出去玩的经历,拿起画笔画起了小猪佩奇,再也不哭闹了。
3月2日,是飞飞的生日,周丽和同事们又张罗着给她举办了一个小小的生日祝福仪式,让飞飞开心极了。“我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在这个特殊时期,他们的妈妈虽然不在身边,但爱和关怀不能缺失,能够当他们的临时妈妈,我感到很快乐。”周丽说。
咖啡怎么打发
白豆怎么煮才能煮烂
花边简笔画怎么画
新鲜蒜头怎么泡
柠檬怎么晒成柠檬干片
鸡胸肉冷冻还是冷藏
雪燕泡发后是碎的
小苏打怎么做烟雾
虾尾怎么保存到冬天
房子简笔画带颜色怎么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