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的景点导游词怎么写5篇
2022-11-30 餐饮美食网 【 字体:大 中 小 】
云南建成一批以高山峡谷、现代冰川、高原湖泊、石林、喀斯特洞穴、火山地热、原始森林、花卉、文物古迹、传统园林及少数民族风情等为特色的旅游景区。下面是小编搜集的云南省的景点导游词怎么写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云南省的景点导游词怎么写(1)
朋友们,到彩云之南、看彩色沙林、赏国际沙雕。现在就请大家随我开始一段神奇美丽的沙林之旅吧。
陆良概况
彩色沙林位于曲靖市陆良县东南部18公里处,陆良县总面积2018平方公里,陆良坝子为云南大坝子。她是云贵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素有“滇东粮仓”“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
庄踽人滇、孔明南征、沐英屯兵,使这里得到了较早的开发,南北朝时期以爨氏为中心的爨文化就发源于此,两汉至西晋时期,一度成为统治南中500年的政治文化中心。
这里有蜚声海内外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书法家推崇为“六朝碑板之首”“神品”的爨龙颜碑;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万亩荷花白水塘;有滇东名刹大觉寺、“千佛塔”和丰富的馆藏历史文物;有古树参天,险雄奇秀的五峰山森林公园;有松柏环翠、云缠雾绕的终南山;有悠悠流淌的南盘江和有碧波荡漾的麦子河;更让人称道的是上天似乎特别厚爱这块土地,赐以她一块惊世绝伦的七彩宝地——彩色沙林。
彩色沙林概况
彩色沙林于1987年开发,2001年被评为全国AAAA风景区,2004年被国际沙雕协会授予了“中国国际彩色沙雕全国推广中心”和“世界彩色沙雕博览园”的称号。
彩色沙林与石林、元谋土林并称为“云南三林”。景区总面积25平方公里,已命名的108个景点分布在“Y”字形峡谷中,总面积180l公顷。
走进彩色沙林,我们来到了一个多彩的沙的世界,由彩色的沙子凝聚而成的沙峰、沙柱、沙屏、沙滩、沙沟令我们目不暇接。在感叹她的神奇、瑰丽的同时,我们也很好奇这大自然的奇观是怎样形成的……
成因
远在三亿四千万年前,云贵高原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海底沉积了砂岩。在地壳上升过程中,海水退去,含有多种矿物质的砂岩在各种地质作用下,经历了破碎、搬运和再次堆积的过程,在距今200~300万年的第四纪时期,由于河流的作用,堆积形成了一个巨厚的沙洲。由于受到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强烈抬升的影响和地表水流强烈的侵蚀切割作用,在这个巨厚的沙层上雕琢出了今日这样的彩色沙林。
现在我们进入了爨文化片区。
“爨”的含义 陆良是爨文化的故乡,也是爨文化的发源地,爨文化不仅是云南三大文化之一,同时也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华夏文化的组成部分,她是华夏文化与西南夷文化的交融和凝聚。
“爨”是什么意思呢?云南文化史上有句民谣:“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面用火烧”,说的就是这个“爨”字。而进人陆良,听得多的是“锅盖头、食物腰,石板下面用火烧”。
爨是东汉末年至唐朝中叶云南东北部少数民族的统称,是一个姓氏,有烧火、做饭、灶的意思。
爨文化片区
现在我们来到了爨桥,爨桥上摆放了中国古老的文房四宝,笔、墨、砚分别摆放在桥的两边,纸在我们的脚下——大地为纸。
穿过爨府玄门,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副大型玻璃钢浮雕是《爨氏浮雕》,浮雕全长128米,高5~8米,面积达736平方米。它以碑中瑰宝——爨龙
颜碑为历史依据,通过九个部分展现了爨氏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主题思想:民族团结,交流融合,就是希望,就是胜利;民族分裂,故步自封,封疆锁国,就不能进步。浮雕色彩古朴,线条粗犷。
爨氏历史
东汉末年,爨氏入滇,打败其他霸主,与当地少数民族共同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政权,统治南中四百余年。统治期间,爨氏团结内部,联合大姓,发展经济。他们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并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人民学会牛耕、冶铁、煮盐、栽桑养蚕等,直至今日,陆良仍是云南主要的桑蚕基地。唐朝中叶,爨氏没落,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爨龙颜碑叙述了爨氏世系及爨龙颜祖孙三代仕历,爨体是魏晋时期书法的风范,为隶书向楷书的过渡,是我国书法艺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奇葩,古时有“登山需凌绝顶,习书当习魏晋”的说法。历代以来颇受书法家称赞,清末著名书法家康有为先生称其为“古今正书”。作为爨体发源地,2003年陆良被誉为“中国书法艺术之乡”。如果你想一睹爨龙颜碑的真面目,待会返程途中可到薛官堡观看。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进入了彩色沙林的自然景观片区。
彩色沙林景观片区
自然景观占地6平方公里,分布在一个“Y”字形的彩色峡谷中,由多色彩的沙粒汇集成的沙峰、沙柱、沙屏等不同的立体景观到处都是,宛如进入了一个庞大的迷宫。
大家请看,前面这两位“南蛮卫士”正笑容满面地迎接我们的到来,左边的是“俯地卫士”,右边的是“仰天卫士”。
转过来孟获和他手下的七十二鬼主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了,这就是“群雄聚会”,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加入他们的聚会,听听他们到底在商量什么。
峰回路转,大家看到这座巨大的沙峰了吗?这是“蛮王出征”,他威武高大地耸立在那里,身上的战袍依稀可见,侧视宛如一位大肚将军,它就是孟获的化身石。
才出鬼主洞,又入鬼主计,过栈道,看驼峰。我们一路观景、一路历险,接受了一次洗礼和熏陶。
景观特色
通常人们都说“一盘散沙”,可陆良彩色沙林却十分奇特,能够凝固成林。这是因为沙层由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组成,碳酸钙遇到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后,会被溶解成碳酸氢钙,渗透到沙层中,当其中二氧化碳逸出后,碳酸氢钙再次凝结成碳酸钙,就将沙粒粘在一起,任凭风吹雨打,竟然屹立不倒,形成峰峦叠蟑的奇妙景色。
这里的沙有许多不同的颜色,这是因为沙中含有48种微量元素,随季节气候、日照条件的不同,呈现缤纷色彩。沙的自然色彩达12种之多,以白、黄、红为基色调,间杂蓝、绿、青、灰、紫、黑等色。
彩色沙林以其独特的沙峰、沙柱、沙洞而闻名,在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琢下形成了“祝融布阵”“书生看榜”“蛮兵出征”“桃园结义”“春笋出土”等108个景点,并被赋予了许多形象生动的传奇故事,不禁让人遐想联翩,叹为观止。
天然影视剧场
正因为沙林地形复杂,沙峰造形原始粗犷,颇受众多电视、电影导演的青睐。自开发以来拍过《三国演义》《南中秘史》《神雕侠侣》《笑傲江湖》《花都大战》等三十多部电影、电视剧,并留下了许多性古建筑外景,享有“天然影视剧场”的美誉。
现在我们来到了沙雕赛区。
沙雕
沙雕作为一门新型的艺术形式,是以沙子和水为原料,利用沙子的可塑性,经过堆、挖、雕、掏等多种艺术技巧的综合运用及艺术家天马行空的想象,后形成气势恢弘的艺术作品。
沙雕分为海洋性沙雕和内陆性沙雕两种,海洋性沙雕一般在沿海国家或地区举行,可在一定时间内自行消解,又被称为速朽沙雕。我们彩色沙林的沙雕属内陆彩色沙雕,开创了世界内陆彩色沙雕的先河,与海洋性沙雕的区别就在于色彩的丰富性和保存时间的长久性。
沙雕赛区
我们这建成了世界的沙雕主题公园,这得天独厚的彩色沙子引起了世界沙雕协会的注意,从2001年至今,彩色沙林已成功举办了五届国际沙雕大赛,它们的主题分别是“千年梦幻”“走进名著”“五洲风采”“音乐神采”“爨史风情”。
大家现在看到的五十多座各形奇异的沙雕精品,都是历届国际沙雕赛留下的经典作品。
彩色沙林在2004年7月24日被世界沙雕协会授予“中国国际彩色沙雕全国推广中心”和“世界彩色沙雕博览园”的荣誉称号,并且开创了五项世界吉尼斯沙雕作品之,即作品规模、色彩丰富、单体沙雕作品、户外保存时间长、作品摆放海拔,成为世界沙雕史上的一大奇迹。
走出彩色沙林,骑上战马,穿过一道写有“大战马坡”雄浑大字的巨大山门,我们就要进入三国时期诸葛亮与孟获交战的古战场了。沿着这条崎岖的山路,我们可以到达森林公园——五峰山。
五峰山森林公园
沿途我们要经过“大战马坡”、“惊马石”、“盘蛇谷”、竹海、原始森林、清泉、流水等景点,可以说是移步换景。其中神奇的两个景点是:“惊马石”和“盘蛇谷”。
“惊马石”立于一段长约一百米左右的古驿道下方,民间将此古驿道称为“惊马槽”。这里有一种神奇的自然现象,只要马从“惊马石”进入“惊马槽”,便会惊恐狂奔,后非死即伤,知情人根本不敢骑马通过古驿道。当地老百姓常常听到古战场的交战声音,俗称“阴兵过路”。
当地老百姓中流传着一个诸葛亮与木鹿大王交战的故事,传说“惊马槽”里的石头有磁性录音功能,记录下了交战时的呐喊声和马的嘶鸣声。
经过科学家再三考证,“惊风槽”中的奇怪的声音是因为吹进惊马槽的风,在与岩壁不断撞击之后,形成了共鸣与声音反射的声学现象,这种自然现象的出现与当地地形、天气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
“盘蛇谷”因山谷中有两条蜿蜒曲折酷似蛇状的山而得名,当地百姓称为“万人冲头”和“天火谷”。站在彩色沙林入口对面的西冲水库坝埂上往南望去,可以看见在茂密的森林中有一片光滑的山体,这里只长着娇弱的山草和部分人工种的稚嫩的华山松,这就是“天火”的杰作。每隔三至五年,“盘蛇谷”就会出现奇特的自然现象——自生火苗焚烧森林,火势虽猛,却不会蔓延,烧到一定程度后自然熄灭。每遇天气变化,夜晚谷中常有“鬼火”漂浮跳跃。民间传说是因为孔明火烧藤甲军时的一道咒符忘了收回,其实这纯属一种自然现象,是因为“盘蛇谷”的地形跌宕,容易形成巨大的风速流,将谷中的火石矿吹动撞击而起火,民间称为“天火”,而夜间谷中常见的青色火光就是白磷遇到空气燃烧发出的光。
现在我们从下面的西冲水库乘快艇出景区,今天的行程也将要结束了,沙林,以其“两峰”(五峰山、终南山)簇拥,“五湖”(西冲湖、永丰湖、终南湖、雨师庙湖、五峰山湖)相托,一碑(爨龙颜碑)相望,林、峰、水、碑映衬成趣的自然画卷,越来越有力地吸引着国内外的众多游人和专家学者。
云南省的景点导游词怎么写(2)
西双版纳在云南省的南部,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聚居着10多个民族,其中以傣族人口多,是傣族自治州。作为一个风景旅游胜地,西双版纳是很有特色的。这里居住的少数民族,基本上都还保留着各自特有的文化和生活习俗。人们在这里可以看到傣族、布朗族的彩色缤纷的头饰和统裙,他们居住的竹楼,吃的竹筒饭.每年4月中旬,是傣族人民的新年佳节--泼水节。
节日期间,无论在竹楼、村寨里,还是在街道、公路上,也不论男女老少,过路行人,到处都是热闹的泼水活动,他们有的端着脸盆,有的提着水桶,互相用手泼水,每个人都是水淋淋的。按当地的习俗,这意味着用水冲洗掉身上的污垢,消除灾难,得到幸福。在过泼水节的日子里,人们还尽情地唱歌、跳舞,饮酒欢宴。去西双版纳参加泼水节,已成了一个十分吸引人的旅游节目。傣族竹楼,是一种竹木结构的空中楼阁。面积相当大,整个楼阁用几十根大木柱支撑着,地板用竹片辅砌。
楼下四面敞开,不住人,只是堆放杂物和养牲畜。楼上住人。房顶盖着很薄的小平瓦,其形状很像古代人戴的帽子,据当地人说,这是孔明帽,说是当年孔明层教会当地人种水稻,当地人为了纪念他,便把竹楼的房顶设计成孔明的帽子那样. 可以欣赏到热带雨林的景致之外,您还可以领略到奇木异草的风姿,如跳舞草、含羞草、望天树、桫椤树、箭毒木、铁力木、王莲、旅人蕉、神秘果(树)、四数木大板根……还可以观赏到“鱼赶摆”的场面,可以碰到开屏的孔雀,可与野象合张影……
泼水节是傣族隆重的节日,时间在每年4月中旬,即傣历正月。泼水节是傣历新年。节日一般持续三至十天,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意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美好,吉祥的日子。节日清晨,全村男女老幼盛装到佛寺赕佛,并在寺院中堆沙造塔。塔尖耍插上几枝缠着花布、彩纸的竹校。人们围塔而坐,聆听佛爷念经和讲解历史传说,青年男女成群结队上山采摘野花做花房。中午,妇女们各挑一担清水泼到佛像身上为佛洗尘。
接着,男女老少提着水桶,端着脸盆,互相泼洒,互相祝福,认为这样可以消灾除病,平安吉祥。成千上万的人随着优美的傣族音乐翩翩起舞,边跳边呼喊"水!水!水产,喊声动地,鼓锣之声响彻云霄,场面十分壮观。泼水节期间,傣族青年喜欢到林间空地丢包做游戏。花包用漂亮的花啊缝抨,内装棉纸、棉籽等,四角和中心缀以五条花穗,是爱情的信物。
先是无目的的抛来掷去,后渐渐有了固定的目标,等姑娘有意识的让小伙子接不着输了以后,小伙子便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妨娘,双双离开众人到僻静处谈情说爱去了。泼水节还要举行划龙舟比赛,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聚集到澜沧江边,观看一组组披红挂绿的龙舟竞赛,傣家儿女在"瞠瞠瞠"的茫锣声中和"嗨!嗨!嗨!"的哨子声中,劈波斩浪,奋勇向前,为节日增添了许多紧张欢乐的气氛。
放高升和孔明灯是傣族地区特有的活动。人们在节前就搭好高高的高升架,届时将自制的土火箭点燃,它一边喷出白烟,一边"嗖 嗖 嗖 "的尖啸着飞上蓝天,引得人们举目张望,不时发出喝采声,高升飞得越高越远的寨子,人也觉得更光彩、更吉祥,优胜者还将获奖。入夜,人们又在广场空地上,将灯烛点燃,放到自制的大"汽球"内,利用空气的浮力,把一盏盏"孔明灯"放飞上天。一一盏盏明亮的孔明灯在漆黑的夜晚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人们以此来纪念古代的圣贤孔明。
放河船、跳象脚鼓舞、孔雀舞,斗鸡等,也是泼水节的活动内容。近几年,还增加了民俗考察,经贸洽谈等内容,使得泼水节的活动更加丰富多采。泼水节的活动在西双版纳州和德宏州同时举行,两地均可从昆明乘飞机直达。
关于泼水节的来历,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早以前,傣族地区有个法力无边的魔王,他无恶不作,人民不堪其苦。他先后霸占了六个姑娘,后来又强占了人间美丽的公主楠棕布,七个姑娘受尽凌辱,伺机报仇。聪明的七姑娘在酒宴上把魔王灌醉,从他口中了解到他的致命弱点。一天晚上魔王醉后昏睡,楠棕布按照魔王所说,拔下一根魔王的头发勒到魔王的脖子上,魔王的头立刻掉到地上。但从魔头上滴下来的血却变成了熊熊大火,并迅速漫延到人间。
楠棕布赶忙抱起魔头,地上的火也就熄灭了。一放下,火又重烧起来。于是七个姑娘轮流抱着魔王的头,其他的人则用清水朝她身上浇泼,一直坚持了九百九十九天,才把大火扑灭,乡亲们从此又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人们为了纪念这七位姑娘;于是在每年扑灭邪火这天互相泼水,以洗去一年的疲劳和污秽,相互恭喜祝福,迎接新春来临,从而形成了泼水节.
云南省的景点导游词怎么写(3)
建水文庙始建于元朝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经历代40多次扩建增修,占地面积已达114亩,其现存规模、建筑水平和保存完好程度,都仅次于山东孔子家乡的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全国大型文庙中名列前茅。建水文庙历经700余年能得以比较完好地保存下来,为人们研究我国古代尊孔崇儒的历史,研究传统的建筑艺术创造了极其宝贵的条件。现已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水文庙建筑
建水文庙完全依曲阜孔庙的风格规制建造,采用南北中轴线对称的宫殿式,东西两侧对称布置多个单体建筑。原主要建筑有包括一池、二殿、二庑、二堂、三阁、四门、五亭、五祠、八坊等共37个,现除杏坛、射圃、尊经阁、文星阁、敬一亭和斋亭被毁外,其余31个建筑都得到较为完好的保存。整个建筑宏伟壮丽,结构严谨,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为建水这个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极其丰富的传统文化。
建水文庙建筑群坐北朝南北分布,纵深达625米,共分七进空间。
进空间从万仞宫墙(红照壁)至“太和元气”坊。“太和元气”坊是文庙的单体大门,属四柱三楼三门道木牌坊。
太和元气坊门头上的“太和元气”四个贴金大字,是赞美孔子思想如同天地生育万物。次间木栅栏门的门头板上,刻有清雍正年间重修此坊时临安府主要军政官员的名字,左为文职官员,右为武职官员。石砌须弥座夹杆石上雕刻有龙、狮象,这是建水文庙不同于其它文庙的石作
学海特色之一。“太和元气”坊后是泮池。俗称“学海”,自明弘治年间拓为椭冠。泮池北端筑有一小岛,上建“思乐亭”,岛堤间由一座三孔石桥相连。“思乐亭”亦名“钓鳌亭”,有勉励生员奋发努力,日后功成名就,犹如钓得深海中大鳌之意。人们来到这一引导性空间,眼就可以看见“学海文澜”和均衡对称的牌坊群落,给人们一种襟怀开阔、如入圣殿的感觉。
第二进空间为“太和元气”坊至月台边。进入“太和元气”坊,迎面便是一尊3米多高的孔子铜像,令人肃然起敬。像后碧波荡漾的泮池,象征孔子的思想犹如汪洋般宽广、浩瀚和深远。
义路坊从下马碑开始,进入“礼门”、“义路”坊、“洙泗渊源”坊前半圆形月台广场,为第三庭院空间。二、三进空间为建洙泗渊源坊水文庙的游憩活动园林庭院环境空间,在这里可将远山近水,如画风光,尽收眼底,让人不由赞叹我国传统园林的奇巧与壮美。
第四进庭院空间为“洙洒渊源”坊至棂星门及横向对称的“德配天地”、“道冠古今”、“贤关近仰”、“圣域由兹”四座牌坊及碑廊,是文庙园林气氛甚浓的历史文化碑刻展示区。棂星门东西两侧为碑林,其间立有石碑数十块,记载了明清重修文庙的情况,是研究中原文化及儒家思想在边疆传播的重要历史资料。
从棂星门至大成门为第五进庭院。棂星门的四棵中金柱穿屋顶而出,高出屋脊两米余,柱顶上罩明代盘龙青花瓷罩,下段裸柱上有木制饰物,这是全国文庙中罕见的建筑形式。五进庭院正中是专为纪念孔子办学设教
杏坛建造的杏坛,内用斗八藻井,瓦用黄色琉璃瓦,彩绘金龙和玺,规格很高。坛内竖明代“孔圣弦诵图”石碑。杏坛左前有奎星阁;左后有名宦祠、金声门,右后有乡贤祠、玉振门。奎星阁、文昌阁供奉“奎星星君,文昌帝君”,取“奎主文章,魁星点斗,文运昌盛”之意。乡贤名宦祠是为祭祀建水古代有名望的乡绅、贤人和纪念古代建水籍在外地做官的名人而建的祠堂,属于地方文庙的特有建筑。
大成门以内至先师殿及两庑两耳围合的第六进庭院空间,是文庙的核心和重点。此庭院由大成门、先师殿、东西两庑、东西碑亭、东西两耳组建成气势恢宏、格调高雅、金碧辉煌的方形建筑群体,营造出文庙特有的建筑意境。院内还有相传植于元代的古松、古柏,植于明代的山茶和植于清代的金银桂。院内的一对伏坐石雕白象,上驮一米多高的青铜花瓶,其造型体现了中原文化、边陲文化和东西亚文化的交相辉映,取意为“象呈升平”。
大成殿即先师殿,因清代著名书法家王文治任临安知府时,曾题书“先师庙”三个榜书大字而得名。大成殿位于文庙建筑纵向中轴线后部的台了上,以突出其在整个建筑中的核心地位。它是文庙的中心,是祭祀孔子的正殿。全殿用材坚固粗大,共采用28棵柱作承重构架柱,其中20棵是用整块青石斧剁凿磨而成,形成古建筑中十分特殊的石木构架承重结构。
石龙抱柱前檐左右两棵辅柱(角柱),上半部镂雕成龙腾祥云的“石龙抱柱”,下半部采用浮雕与透雕相结合的艺术手法,雕工精巧,十分珍奇。殿前拜台三面有石栏板望柱围护,拜台中放置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铜鼎香炉,高2。85米,上部为宫殿亭楼牌坊建筑式造型,四棵铜柱游龙盘绕,四足为四只象头,卷曲的象鼻支撑在莲花座上,充分表现了儒家文化治理天下,力求达到四平八稳的政治效果。
大殿正面五个开间共有22扇雕花隔扇门,其中明间六扇各雕云龙一条,组成“六龙捧圣”,排列于殿内孔子圣像前,象征由孔子创建的儒学在古代意识形态领域内至高无上的地位;次间、梢间每扇为一中国民间传统吉祥图案,如“双狮分水”、“喜鹊闹梅”、“三羊开泰”、“旭日东升”、“竹报平安”、“禄禄有福”、“一路连科”等,共雕有一百多个大小动物及翎毛花卉,形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个个镂空为立体状,体现了古代木雕艺人的高超技艺,堪称木雕艺术的珍品。大殿梁架、斗拱上的彩画绘制精美,保存完好,也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大殿中共悬挂了清代帝王赞孔尊孔的“御题”贴金匾额八块,它们分别是康熙的“万世师表”、雍正的“生民未有”、乾隆的“与天地参”、嘉庆的“圣集大成”、道光的“圣协时中”、咸丰的“德齐帱载”、同治的“圣神天纵”以及光绪的“斯文在兹”,充分显示了清朝帝王对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推崇备至。大殿东西两侧各有东西碑亭一座。东碑亭中立有清朝雍正皇帝的《平定青海告成太学碑记》。西碑亭中立有乾隆皇帝御制《平定回部告成太学碑记》,这是用两块巨石和满汉两种文字书写雕刻而成的满汉碑,两块碑上镶一块完整的碑首,将其联为一体。该碑原立于北京文庙内,临安知府双鼎摹刻于建水文庙,实属全国罕见的满汉文碑。大殿后墙外墙脚处,还立有十多块石碑,其中元代至元年武宗皇帝追封孔子为“大圣至圣文宣王”的圣旨碑,为滇南现存古老的碑刻。
大成殿至崇圣祠为第七进院落,崇圣祠是祭祀孔子前五代列祖列宗的场所,其为五开间三进深单檐歇山顶抬染式建筑,通面阔24米,进深16.5米,高9米,占地396平方米,前檐梁架、斗拱上施彩画,图案精美、色彩古朴,殿前有石拦板望柱(拦板24块,望柱26棵),石拦板上刻有西湖24景名胜图。
在大成殿庭院东西两侧,还有体现“庙学合一”的东西明伦堂。崇圣殿东侧有二贤祠和仓圣祠。二贤祠是乡人纪念明洪武年间被贬谪至文庙讲学十余年的两位文人学士而建的祠堂。仓圣祠是祭祀我国古代发明者仓颉的场所。祠后还有象征“孔林”的古柏树林,使文庙更添庄严古雅之色。
云南省的景点导游词怎么写(4)
现在我们将要去的是噶丹松赞林寺,噶丹松赞林寺又称归化寺,是云南规模、具特色的藏传佛教寺庙群落,现有僧侣700余人,距香格里拉县城5公里。全寺仿拉萨布达拉宫布局,依山势层叠而上,气派非凡,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外围筑有椭圆形城垣,主殿威严而华美,殿内壁画色彩鲜艳,笔法细腻,以描述史迹典故,弘扬佛教教义为主,每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九日藏民在此举行以“跳神”(面具舞)为主的格冬节气氛神秘而浓烈。
1674年,五世__喇嘛奏请清康熙皇帝批准后,亲自选址修建,并赐寺名“噶丹松赞林寺”。1679年寺院动工,1681年完成基本建设,由五世__赐名为“三神游息之地”,“噶丹松赞林”。大家也许不清楚为什么清康熙皇帝赐寺名噶丹松赞林寺?我现在给大家解释一下!“噶丹”表示传承黄教祖师宗喀巴首建之噶丹寺,佛语旧译兜率天,“松赞”即天界三神游戏场所,“林”即寺。
那么为什么要建立此寺呢?总的来说即是“一切显密非一次修成,为使无垢之法源尖不断地惠及众生,使之圆满,特建此寺”。迪庆境内的格鲁派寺院正式建成。至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清雍正皇帝赐汉名“归化寺”。之后,松赞林寺又得到云南巡抚及清朝历代皇帝的垂青和一再赏赐,取得了极为崇高的地位,拥有众多的信教群众,成为云南的藏传佛教圣地寺。寺名之前冠上“噶丹”,一方面表示松赞林与黄教始祖宗喀巴亲自建造的噶丹寺一脉相承;另一方面,也表示这是噶丹政权的派出机构,是周围藏区的权力中心,为云南藏传佛教之首。
噶丹·松赞林寺集迪庆藏族造型文化艺术之大成,是云南藏文化的博物馆,是云南藏传佛教文化的中心,堪称香格里拉文化艺术的精髓。在这里,将使你能够亲身领悟到藏传佛教文化的,使你可以留下祈愿,结下善缘,带走菩萨的祝福。
过一会儿大家会在噶丹·松赞林寺的正门口,看到四大天王。进入正门后我们看到的是“蒙人驭虎”、“松赞林寺”、“和睦四瑞”及“长寿图”,蒙人驭虎是藏区预防瘟疫、招致吉祥的图案;耸立坡顶的扎仓和吉康、扎拉菊等雄伟壮观,神秘莫测,下设东旺、扎雅、独克、吉迪、乡城、卓、洋唐和绒巴等八大康参,象征八瓣莲花,而八大康参所属的八个地区,正好把迪庆分作八块,这恰好与藏传佛教经典中八瓣莲花瓣状的香格里拉王国相似;四瑞和睦图,取材于宗教传说中环境优美,树上果实累累,大象、猴子、山兔、羊角鸡等四种动物和睦共处,相敬如宾,没有丝毫强弱间争斗的图景。它象征的正是藏族人民要求团结和睦的美好愿望。这些壁画互相联系从左至右展示了这样一种:五世__喇嘛时期,藏区连年的灾祸得以平息,于是在迪庆这块吉祥宝地上建起了规模宏大的噶丹·松赞林寺,在佛教思想的广泛传播和影响下,这里成为了和平安宁、吉祥如意的世外桃源。
待会儿等我们爬上147阶台阶后,就是全寺的中心和点—扎仓大殿。如果说噶丹·松赞林寺是云南藏族文化的博物馆,那以博物馆的精华就在扎仓大殿。它修建于清康熙十八到二十年间,建筑风格和壁画为寺院水平之体现。它坐北朝南为五层雕房建筑,上层镀金宝瓶及铜瓦金光闪烁,屋角兽吻飞檐展示出独特的藏汉结合的建筑风格。大殿正门紧闭象征僧俗界限,正门上方“慈云广覆”的匾额是由清雍王皇帝的弟弟和硕果亲王书写,正门两则描绘有“驱象入道”、 “六道轮回”、“十相自在图”、“圣僧图”等喻意深刻的彿教壁画。
整个大殿中共有116根柱子支撑,为斗拱金刚杵金刚梁建成,在藏区把这些柱子称为吉祥柱,整个大殿可容纳1600多名僧侣趺坐诵经。东墙壁画为菩萨,祖师像,有阿底峡,千手千眼观音,药师佛八如来,二十一度母等。南墙壁画为护法队伍,有尊胜佛母,大黑天,六臂大黑天,地狱主,吉祥天女,犀甲护法等。西墙壁画是罗汉与秘密佛像,有十六尊者,十八罗汉图,释迦牟尼神变图,大威德金刚,宗喀巴化身等。在后殿中有三丈六高的塑像宗喀巴、弥勒佛、七世__。
噶丹松赞林寺占地面积500亩,现在的松赞林寺内有清泉淙淙,春夏不溢,秋冬不涸,并能常见一对金鹜出入。扎仓、吉康两大主寺建于点,居全寺中央。
站在寺庙高处的平台上,可以鸟瞰整个香格里拉县城,阳光透过云层照眼前,一片宁静而祥和的景象。然而在我们在视力所及的地方,有个天葬台,有身份的人才能天葬,寺外很多乌鸦,在藏区被当作神鸟。好了,我说了这么多,现在我们就让一起走进噶丹松赞林寺吧!
云南省的景点导游词怎么写(5)
各位游客,参观完玉泉公园后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将要游览的景点是号称“东方威尼斯”的丽江古城。也是丽江著名的景点-丽江古城。我们顺着从古城西北端悠悠流至城南的玉泉水来到被称作为“高原姑苏”的丽江古城。在此各位嘉宾就会想,小X怎能口出狂言,敢把这高原小城称得如此夸张,其实一点都没有被小X夸大,丽江古城就是因为有玉泉水贯穿全城由古城分成西河、中河、东河三条支流,再分成无数股支流。城内亦有多处龙潭、泉眼出水。古城利用这种有利的条件,街道自由布局,不求网络的工整,主街傍河,小巷临渠,清澈的泉水穿街流镇,穿墙过屋,“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的诗意是这座古城的真实写照,这里虽是云贵高原小镇,却颇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山川流水环抱中的丽江县城,相传因形似一方大砚而得名“大研镇”。它由大研、白沙、束河三部分组成,大研古城是它们的集中代表,所以人们常常把它叫作大研古城或大研镇。而且大研古城位于丽江盆地的中心,古城的西南角耸立着酷似书天巨笔的文笔锋,丽江盆地则象一方碧玉做成的大砚台,古时“研”和“砚”相通,所以古城叫大研。说话间我们便到了古城,城口引人注意的应该是一双水车吧,有人说它是子母水车,也有人说它是情人水车。过去古城里就有水车,今天在一些偏远之地也在使用。
古城形成于南宋后期,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面积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三万人,1986年成为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除了同苏州古城一样具有“小桥流水人家”的特色外,还在古城选址、街道和房屋布局、纳西民居等方面别具一格。
丽江的世界文化遗产由白沙古镇、束河古镇和大研古镇三部分组成,但对于各位嘉宾来说,吸引力的是大研古镇,古城的入口很多,大家随着小X从右边的入口进入,看见了显眼的水车后,紧接着右边是写有江泽民同志题词的照壁,古城里有三房一照壁的民居,那照壁就象各位嘉宾看到得着一块。再往右是水龙柱,龙是管水的,古城里的土木建筑怕火,但水能克火,所以这个水龙柱代表古城人民免除火灾的愿望。
千百年来,古城人民象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古城,也请各位朋友象古城人民一样爱护古城,不乱扔烟头垃圾。再看世界文化遗产标志,圆圈代表地球、自然,方框代表人类创造的文明,圆圈和方框相连,代表人与自然要和谐统一,丽江古城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杰作。右边的这些石刻称得上是丽江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浓郁的纳西风情画。我们脚下是“巴格图”,是纳西先民根据五行学说创造的,东巴祭司常用它来定方位和占卜等。
丽江地处金沙江上游,历史悠久,风光秀美,自然环境雄伟,是古代羌人的后裔、纳西族的故乡。丽江古城海拔2,400米,是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中心城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探寻它的过去,人们发现这片曾被遗忘的“古纳西王国”,远古以来已有人类生息繁衍。今日的主人纳西民族,则是古代南迁羌人的后裔。在千百年的悠长岁月里,他们辛勤劳作,筑起自己美好的家园。
这里地处滇、川、藏交通要道,古时候频繁的商旅活动,促使当地人丁兴旺,很快成为远近闻名的集市和重镇。一般认为丽江建城始于宋末元初。公元1253年,忽必烈(元世祖)南徵大理国时,就曾驻军于此。由此开始,直至清初的近五百年里,丽江地区皆为中央王朝管辖下的纳西族木氏先祖及木氏土司(1382年设立)世袭统治。其间,曾遍游云南的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1587--1641),在《滇游日记》中描述当时丽江城“民房群落,瓦屋栉比”,明末古城居民达千余户,可见城镇营建已颇具规模。
从丽江北眺,是高耸云天的玉龙雪山,景致雄奇变幻。民谣说它“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里素有“动植物宝库”的美誉,又是巨大的天然水库。 走进丽江彩石铺成的古老街道,漫游镇北商业中心四方街,便见河渠流水淙淙,河畔垂柳拂水,市肆民居或门前架桥,或屋后有溪,街头巷尾无数涓涓细流,穿墙绕户蜿蜒而去。这股股清流都来自城北象山脚下的玉泉。
城内早年依地下涌泉修建的白马龙潭和多处井泉至今尚存,人们创造出“一潭一井三塘水”的用水方法,即头塘饮水、二塘洗菜、三塘洗衣,清水顺序而下,既科学又卫生。居民还以水洗街,只要放闸堵河,水溢石板路面顺势下泄,便可涤尽污秽,保持街市清洁。
依山就水的丽江大研镇,既无高大围城,也无轩敞大道,但它古朴如画,处处透出自然和谐。镇内屋宇因地势和流水错落起伏,人们以木石与泥土构筑起美观适用的住宅,融入了汉、白、藏民居的传统,形成独特风格。当地常见的是“三坊一照壁”式民宅,即主房、厢房与壁围成的三合院。每房三间两层,朝南的正房供长辈居住,东西厢房一般由下辈住用。房屋多在两面山墙伸出的檐下,装饰一块鱼形或叶状木片,名曰“悬鱼”,以祈“吉庆有余”。许多庭院门楼雕饰精巧,院内以卵石、瓦片、花砖铺地面,正面堂屋一般有六扇格子门窗,窗心的雕刻大多是四季花卉或吉祥鸟兽。堂前廊檐大多比较宽,是一处温馨惬意的活动空间。
小X在古城给大家讲了那么多,大家也看了那么多,但是马上就要进入古城了,怎么就没有看到城门呢?其实各位嘉宾是看不到的,这也是丽江古城的一奇,即看不到城门,也看不到城墙,因为古城根本没有城墙和城门,因为纳西族的头领姓“木”,如果建了城墙和城门就变成了“困”字,所以古城没有城墙,也没有城门了。
各位嘉宾心目中一定有这样一个问题,象这样的古城在中国有的是,为什么这个高原上的偏僻的古城竟被评上呢?想要得到答案,各位嘉宾请随小X一同去游览一翻。一条小巷、一户人家,一不小心你就站在了一百年的历史上了,这种感觉,在路上、在各个庭院中,您随处都能感受到。所以这座古城不是因为拍戏或是故弄玄虚而建的,是一座真实的活着的古城,不信您看看脚下,您就会觉得比刚才走的路光滑多了,一块块的五花石板,象是有许多碎石沾在一起,但它是一种丽江特有的乐角岩,采自周围的山上,因为五颜六色,所以当地人称五花石,人行马踏,经过几百年,磨得光滑透亮,雨水一流,诗意就在你脚下了,这条街就叫新华街。
在街道两旁,偶尔会看到一些人家门上贴有不同颜色的对联,纳西人有人仙逝,都要纪念三年,年白联黑字,第二年绿联黑字,第三年贴对联,这是纳西人对死去亲人的怀念,经过一些林立的铺面,清澈的河水,小桥垂柳便印入大家眼帘,而在各位都没有见过的这么清澈的河边看到了一排排的桌椅和一阵阵的音乐传入耳中,这便是客人所谓的“洋人街”,但这条街上的铺面并非洋人所开,这里的酒吧又书生气的,有叛逆性的,有纯生意性的,各人可各取所需。城市里的人到丽江“充电”的方便之处就是在酒吧找感觉,尤其以外国人为多。有就有朋友,有小桥流水,只要不醉,人生是可找到一刻逍遥的。
在经过酒吧街之后便看到了一座小石桥,因为早先在这里卖豌豆,所以称为豌豆桥,桥西的小门楼便是科贡坊,科贡坊的名于坊后小巷,清朝嘉庆年间,巷内杨家有两兄弟同时中举,到道光年间,弟弟又中举,此事是丽江人得意之事,官府为了表彰杨家,激励来者,特立此坊。站在这里向东望去,眼前一片开阔,这便是中心四方街,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广场,占地约五亩,为什么叫四方街,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因为广场的形状很象方形的知府大印,由土司取名叫四方街,取“权镇四方”之意,也有人说这里的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是四面八方的人流,物流集散地,所以叫四方街,那么四方街为什么这样有名呢?
如果说我国北方又一条世界闻名的贸易通道——丝绸之路的话,我国南方也有一条被称为“茶马古道”的贸易通道,它是藏区以及丽江的马匹、皮毛、藏药等特产和南方的茶叶、丝绸、珠宝等商品的一条贸易通道,丽江古城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四方街则是这个重镇的贸易中心,从古到今,四方街都是一和露天集市,这个集市从开始至今有三百年的历史,要体会到四方街的一天才能领略到其中的奥妙,清晨,早起的人们开始买早点,是朦朦胧胧正在伸赖腰的四方街;午,买铜、买山货、买小吃的商贩组成繁荣的市面,这是精力旺盛的四方街;天刚黑,生意人回家了,又经过一次摩擦的五花石板还剩着人和阳光的余温,在桥头晒太阳的老人换成了孩童嬉戏,两侧酒吧又透出夜色的油光,这是化了妆的四方街;凌晨两点左右,四方街人去街空,小巷深不测,只有流水之声高低起伏,这是素面朝天的丽江。
“丽君从来喜植树,山城无处不飞花”,丽江男人一生有三件大事:盖房子、娶媳妇、晒太阳。丽江男人对种花、养鸟、写字、画画、打麻将有着特别的嗜好和特别多的时间,男人擅长一切在院内的活动,除此之外,他们爱的一项户外活动便是坐客,而纳西女人一年当中只有在大年初一才能睡一天的懒觉。从“盼吉妹”到“阿奶”眨眼的功夫却单纯只有两个字“勤劳”,纳西女人从早到晚干活,从体力活到小生意,从收拾田地到杀猪,从缝补衣服到生火做饭,个个像下凡的仙女,而男人们则闲了下来,这一闲就不得了。纳西人中文人辈出,令人目不暇接,不能不说是纳西女人养出了纳西文化。
纳西族善于学习也可反映在古城的民居建筑上。古城民居在广泛吸收汉、藏、白等民族建筑风格的同时,也把本民族的建筑文化和审美意识融于其中,形成了许多具有纳西特色的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数院等建筑风格,并在门楼、前廊的设置和天井铺地、六合门及其装饰等方面形成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如果问四合院里哪一部份富有特色,那就是堂屋的六合门和六合门上的窗蕊—“四季博古”。
虽说这些也是学习汉、藏、白等民族文化的结果。但是到了现在,已没有哪一个民族像纳西族这样每家都必有六合门和“四季博古”。您看这六合门,可装可卸,方便灵活,开则为门,闭则为窗。平时只开中间两扇,如遇家中有红、白事客人较多,行走不方便时,则六扇门均可卸下。六合门上所雕的窗蕊称为“四季博古”,构图上用名花异卉,吉鸟瑞兽、美好典故,以此寄托纳西人民四季吉祥、福禄寿喜、耕读传家的美好意愿。大家看到这六扇门上都有各自不同的图案,这是“松鹤同春”、寓“春”和“寿”,这是“喜鹊争梅”、寓“冬”和“喜”,这是“鹰立菊丛”、寓“秋”和“福”,这是“鹭鸶天莲”、寓“夏”和“禄”,这是“孔雀玉兰”、“锦鸡牡丹”,请大家都想想看它们都分别代表了什么寓意。
丽江纳西人历来重教尚文,许多人擅长诗琴书画。在古城多彩的节庆活动中,除了通宵达旦的民族歌舞和乡土戏曲,业余演奏的“纳西古乐”为着名。其中,《白沙细乐》为集歌、舞、乐为一体的大型古典音乐套曲,被誉为“活的音乐化石”;另一部丽江《洞经音乐》则源自古老的道教音乐,它保留着许多早已失传的中原辞曲音韵。丽江纳西古乐曾应邀赴欧洲多国演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和赞誉。由于乐队成员多是来自民间年逾古稀的老人,因此又有“纳西寿星乐团”的美誉。
大智大慧的纳西先民,在漫长的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东巴文化。东巴文化以东巴教为载体,以东巴经为主要纪录方式,它是伴随着纳西族漫长历史发慌逐步形成和演化的活形态文化,约形成于唐宋时期,有近千年历史。东巴教是纳西族原始宗教,且兼收并蓄其他宗教,笃信万物有灵,为多神教。东巴文是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图画象形文字。纳西象形文字只有1400多个单字,但词语异常丰富,能充分表达细腻的情感,也能记叙说明复杂的万事万物,还能写诗作文章,是目前世界上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用象形文字书写并保留下来的经文共有两万余册。卷帙浩繁的经书,内容丰富多采。涉含哲学、历史、天文、宗教、巫医、民俗、文学、艺术等各方面,堪称纳西族古代社会的百简科全书。东巴文化以其自己独特的科研价值和艺术价值,几百年来始终吸引着许多中外学者和有志之士,前来研究翻译和观赏。东巴文化是纳西人民对世界人类的伟大贡献。
纳西古乐是古城文化的灵魂与象征,是丽江古城一道典雅的风景。纳西古乐是唐宋以来的一些词牌和曲牌音乐。在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以后,这种音乐就陆续地传到了丽江。这种音乐在中原地区早已成为绝音,但自传至丽江后被广泛地传播开来,在乡村在小镇随处都听到这美妙的声音。纳西古乐保存至今,还有22个曲目,其中有的融进了纳西族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演奏风格。纳西古乐被中外学者和广大音乐爱好者称为“音乐活化石”、“和平之音”、“仙乐天音”。聆听纳西古乐使人真正感受到“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的意境。
经过近二十年的弘扬与宣传,纳西古乐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世界乐坛上找到了自己应有的位置。1995年大研古乐会出访英国引起轰动;1997年2月在香港艺术节演出受到高度评价;1998年在被称为中国音乐殿坛的北京音乐厅演出,进一步证明了纳西古乐的艺术价值;1998年5月受挪威国王的邀请,在挪威国庆节上隆重演出;之后,相继前往法国、比利时、瑞典、台湾、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演出,受到了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纳西古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放射出灿烂的光辉,日益为世界所认识和青睐。
闻名于世的丽江壁画,分布在古城及周围15座寺庙内,这些明清壁画,具有多种宗教及各教派内容融合并存的突出特点。遗存于丽江白沙村大宝积宫的大型壁画《无量寿如来会》,把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道教的百尊神佛像绘在一起,反映了纳西族宗教文化的特点。
丽江一带迄今流传着一种图画象形文字“东巴文”。这种纳西族先民用来记录东巴教经文的独特文字,是世界上一活着的图画象形文。如今分别收藏在中国以及欧美一些国家图书馆、博物馆中的20000多卷东巴经古籍,记录着纳西族千百年辉煌的历史文化。其中称作《磋模》的东巴舞谱,包括数十种古乐舞的舞蹈艺术中,是极为罕见的珍贵文献。被誉为古代纳西族“百科全书”的东巴经,对研究纳西族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穿过了五一街便看到了许多小桥,在我们脚下这座小石桥大家不防坐下来休息一下,看到桥旁“百岁坊”字样,不难猜测这就是百岁坊,试想一下百岁坊的由来,一般人都会想百岁坊老人有关,这就对了。好了,关于丽江古城的介绍就先到这了,剩下的时间大家请尽情的欣赏古城风景,在欣赏的同时呢别忘了保护古城的环境。
相关文章:
1.云南景点优秀导游词精选5篇
2.关于云南丽江古城导游词600字5篇
3.云南丽江古城导游词500字5篇
4.庐山旅游景点导游词讲解5篇
5.关于贵州旅游景点导游词
6.拙政园景点导游词介绍5篇
7.丽江古城导游词开头范文
8.关于贵州景点导游词介绍5篇
9.关于名胜古迹导游词5篇
10.关于景点的导游词300字
如何自制蛋挞
肉火烧面怎么和面
奶茶几分糖好喝
过桥米线是哪里的?
面霜和乳液的区别
怎么摘隐形眼镜
粉饼和散粉的区别
冷烫和热烫的区别
高品质香水如何鉴别?用三步就可以解决
如何去除黑眼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