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创业故事分享
2022-12-04 餐饮美食网 【 字体:大 中 小 】
新东方集团创始人俞敏洪的创业故事,俞敏洪,寄语:俞敏洪,一个曾经的留级生,让无数学子的人生升级;他从未留过洋,却组建了一支跨国的船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俞敏洪创业故事的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俞敏洪的创业故事
01俞敏洪回忆创业惨痛经历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创始人俞敏洪。他说,自己给新东方定下的意义并不大,就是做一个“垫脚石”,学生跨不过去的时候,新东方让他跨过去。
他有一个大学梦,为了圆梦,身为农村孩子的他连续参加3年高考,终于考上北京大学英语专业;
他有一个留学梦,为了圆梦,身为大学老师的他校外兼职培训,被学校处分后被迫辞职;
他为了生计,用一间破败的教室办起了英语培训机构,成为新东方学校的创始人;
他又用失败换来的经验,圆了数不清的年轻学子的留学梦。
如果梦想是光,俞敏洪将自己的梦想,照进了别人的现实,又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抱负。
如果追梦的过程是攀登,俞敏洪的追梦之旅总是那么曲折离奇,风景别样,但他仍然锲而不舍。
他曾说,蜗牛只要爬到金字塔顶端,它眼中所看到的世界,所收获的成就,跟雄鹰是一样的。
无论梦想的路上有多少险阻,他一直相信,在绝望中寻求希望。
1990年,身边的同学们纷纷出国时,28岁的英语教师俞敏洪离开北大,两手空空,创办了“新东方”。
23年后,当一部名为《中国合伙人》的电影上映,讲述三个年轻人创办英语培训学校取得成功的故事时,俞敏洪创办的“新东方”,已经圆了无数学子的留学梦。
电影与学校,剧本与现实,就在影迷们在两者间热心勾连时,恐怕想不到,当年俞敏洪寄托在那所校舍里的梦想,只是为了养活老婆孩子。
“总要找点活干。”俞敏洪说,一路走下去,不是因为坚强,而是因为别无选择。
梦想出国
兼职打工被迫离开北大
最初,俞敏洪并没想到会成为别人留学梦的“垫脚石”。
1988年,当看到身边的同学一个个出国时,还在北大当英语老师的俞敏洪,也萌生了出国的想法。彼时,俞敏洪也获得了不少大学的Offer,但提供奖学金最多的学校,也仅能提供四分之三奖学金,还差几千美元。
在“万元户”都少见的上世纪80年代,几千美元是一笔巨款。为了筹到这笔钱,俞敏洪在校外做起了兼职培训捞外快。正在他憧憬留学大洋彼岸时,事情“败露了”。
1990年秋天,北大给了俞敏洪通报处分,并在校园广播和着名的三角地橱窗里高调宣布了处分决定。曾任新东方副校长的李力说,他在北大20多年,从没有遇到过大喇叭广播处分决定的情况。
离开了北大,俞敏洪彻底没有了生活来源。为了养活老婆孩子,他决定下海。
虽然留学失败,俞敏洪却对出国考试和流程了如指掌,对英语培训也十分熟悉,他决定加入培训行业。
俞敏洪找到曾经讲过课的民办大学——东方大学,借用东方大学的牌子办英语培训部,每年交15%的管理费。借块牌子还能白拿钱,东方大学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俞敏洪在中关村[2.29% 资金 研报]二小租了间平房当教室,那是一间10平米、漏风漏雨的屋子。外面支一张桌子,再放把椅子,“东方大学英语培训部”正式成立,员工只有两个人——他是一把手,妻子打下手。
开班初期生源少,俞敏洪常常一个人骑车,拎着糨糊桶,满大街贴招生广告。冬天里,俞敏洪手中的糨糊经常冻成一块,不贴广告的时候,他就和妻子待在“教室”里虔诚守候,盼着来报名的学生。
为了学校
一口气喝下两斤白酒
第一天开张,只来了两个学生。看见只有俞敏洪夫妻俩,破桌子,破椅子,破房子,报名册上干干净净,两个学生满脸狐疑。俞敏洪见状连忙推销自己,好说歹说让两个学生交了钱。
夫妻俩正高兴,两个学生又回来了。他们心里不踏实,把学费又要了回去。
接下来的星期六,又来了三个学生,十分爽快地扔下钱走了,“1000多块啊!一天的工夫,是我在北大教书四个月的工资啊!”俞敏洪说,虽然白天已经数清楚了,但晚上回家后,两口子还是把钱摊出来数,一边数着带角币的散钱,一边感叹,“来三个了,来三个了。”
俞敏洪还是担心,虽然很多学生来,但看过报名册就都走了,是不是觉得报名的人少,担心自己是骗子?第二天,他在托福、GRE的报名册上各填上30个假名字,造成从第31个开始招生的假象。
学生们终于相信他不是骗子了。
身份的转型并未让俞敏洪立刻适应市场竞争。创业早期他请人贴广告,阻碍别人招生,对手雇人把贴广告者捅伤。俞敏洪报警,警察说,事太小,杀人的案子都处理不过来。
“打听后我才知道,人家(竞争对手)早就疏通关系了。”俞敏洪说,问题终归要警察解决,可自己一个警察也不认识,就到刑警大队门口蹲点,后来找到一个慈眉善目的警察,请人家在旁边的饭店喝酒,警察又把大队长和政委拉出来一起吃午饭。
“我不知道跟他们怎么说话,只好一个劲说‘大哥喝’,‘大哥喝’”,俞敏洪当天一口气喝了两斤白酒,送到医院抢救了6个小时才抢救过来。
抢救过来后,俞敏洪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不干了,我要关掉学校。”
为了生计,第二天,他又背上背包去上课。俞敏洪说,新东方那句“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校训,就酝酿于从北大出来后的这一阶段。
助人圆梦
“后悔让新东方上市”
随着中国留学浪潮在九十年代日渐高涨,俞敏洪独特的教学在出国培训领域中异军突起。1995年,新东方年收入超过千万元。
此时,俞敏洪已经可以去留学了,不用再担心经济问题。但他发现,已经抛不下新东方这个帮助别人实现出国梦的事业,更想做一点有意义的事。
他说,自己给新东方定下的意义并不大,就是做一个“垫脚石”,学生跨不过去的时候,新东方让他跨过去。
一个人很难做出“意义”,这一年,俞敏洪赴美邀请了同学徐小平和王强。此后直到上市前的若干年,新东方成为一个奇特的图腾,“红宝书”,“假姨(GRE)”成为大学生日常问候和调侃中必不可少的词汇。“你能感觉到学生从你这儿学后得到高分,得到奖学金出国的那种喜悦。”俞敏洪说。
梦想是一回事,把它做成一门大生意,是另一回事。
俞敏洪曾在多个场合表达了对新东方上市的后悔。他说,上市就要对股东负责,就要追求规模和利润增长。而扩张之后的质量如何保证?
多次到访欧洲的俞敏洪,对巴黎的咖啡馆充满羡慕。他说,很多500年、800年的咖啡店现在还开着,规模没有变化,但经营者祖辈相传,充满了幸福感和骄傲感。
“想一下,如果咖啡店以每年20%的速度扩张,会变成什么样?整个巴黎都应该是同一家咖啡店了。”俞敏洪说,这感觉太荒谬了。
俞敏洪的下一个梦想,是建一所真正的非盈利私人大学,有全球最好的师资,提供最好的教育。
02俞敏洪的创业经历
俞敏洪,男,汉族,1962年生,江苏江阴人。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2003年成立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民盟中央委员、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青联常委、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2006年9月7日,新东方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市,开创了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的新模式,俞敏洪身价暴涨成为中国最富有的教师。报告显示,新东方2007财年第一季(2006年6月1日到8月31日)净营收为4.293亿元,同比增长31.4%;净利润为1.651亿元,同比增长100.8%。目前,新东方占有全国60%以上的出国英语培训市场。
俞敏洪是国内英语培训的头牌学校新东方的创始人。一路高唱着“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的俞敏洪老师,终于在2006年9月7日迎来了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在纽交所上市。据测算,上市后,44岁的俞敏洪资产至少高达1.21亿美元,可谓“中国最富有的教师”。
俞敏洪的创业经历,《东方马车——从北大到新东方的传奇》中,有详细记录。其中令人印象尤深的是对俞敏洪一次醉酒经历的描述,看了令人不禁地想落泪。
俞敏洪那次醉酒,缘起于新东方的一位员工贴招生广告时被竞争对手用刀子捅伤。俞敏洪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上混,应该结识几个警察,但又没有这样的门道。最后通过报案时仅有一面之缘的那个警察,将刑警大队的一个政委约出来“坐一坐 ”。
他兜里揣了3000块钱,走进香港美食城。在中关村十几年,他第一次走进这么好的饭店。他在这种场面交流有问题,一是他那口江阴普通话,别别扭扭, 跟北京警察对不上牙口;二是找不着话说。为了掩盖自己内心的尴尬和恐惧,劝别人喝,自己先喝。不会说话,只会喝酒。因为不从容,光喝酒不吃菜,喝着喝着,俞敏洪失去了知觉,钻到桌子底下去了。
老师和警察把他送到医院,抢救了两个半小时才活过来。医生说,换一般人,喝成这样,回不来了。俞敏洪喝了一瓶半的高度‘五粮液’,差点喝死。
他醒过来喊的第一句话是:‘我不干了!’学校的人背他回家的路上,一个多小时,他一边哭,一边撕心裂肺地喊着:“我不干了!—再也不干了!—把学校关了!—把学校关了!—我不干了!...... ”
他说:“那时,我感到特别痛苦,特别无助,四面漏风的破办公室,没有生源,没有老师,没有能力应付社会上的事情,同学都在国外,自己正在干着一个没有希望的事业.....”
他不停地喊,喊得周围的人发怵。
哭够了,喊累了,睡着了,睡醒了,酒醒了,晚上7点还有课,又像往常一样,背上书包上课去了。
实际上,酒醉了是很好对付的,但是精神上的痛苦就不那么容易忍了。醉了、哭了、喊了、不干了……可是第二天醒来仍旧要硬着头皮接着干,仍旧要硬着头皮挟起皮包给学生上课去,眼角的泪痕可以不干,该干的事却不能不干。
03俞敏洪:留学教父俞敏洪的创业故事:在失望中寻找盼望
2007年5月8日,俞敏洪一行达到哈佛商学院,与MBA一年级900多名学生探讨新东计划例。学生中有十几人来自中海内地,他们简直都曾在新东方培训过,每次他们发言都会先说:俞老师我是你的学生,每次都赢得全班同窗热闹鼓掌,也使得新东方案例教养显得特殊。
在俞敏洪与MBA们分享了他的血泪斗争史后,有学生问俞敏洪,本来想到美国读书不钱,当初有了钱还愿不乐意来读书?俞敏洪答复:"我还是很乐意的,但想一想,认为读书太麻烦了,既然已经有了钱,我不如买一个哈佛文凭算了。"成果学生笑弯了腰。下课后,良多学生纷纭说没想到中国企业家也如斯风趣。而令俞敏洪吃惊的是,许多美国学生竟然会简略的中文。
这次哈佛之行,是俞敏洪近年在美国的第二次景色。2006年9月7日,新东方通过首次公然招股(IPO)顺利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持股31.18%(4400万股)的俞敏洪身价狂飙。截至5月18日,其身价已超过40亿元国民币。
俞敏洪原来打算在2008年退休。这样,他的生活贯串财产、恋情、励志后,有一个完善的好汉谢幕。但上市将这一规划大大推迟。"上市带来的是纸面财富,我对生涯没有太多奢求。现在我在北京,住的还是多少年前买的一套90多平方米的住房。"假如财富对他真有改变,那就是让他有了一个动机:创办一所不同于目前中国所有大学的精英大学。"这所大学不跟传统大学比拟,也不会设破所有科目。我要做一所只有少数专业科目标大学,招收5000名学生就够了。人生总有一种梦想,妄想总要给自己留点时光去实现。"
三年高考
在中国企业家中,俞敏洪对阿里巴巴的马云印象很深:两人都是高考连考三年才中,这让俞敏洪有同病相怜的感觉。
故事追溯到30年前,俞敏洪当时的幻想还只是考上故乡的江阴师范学院,可以不必喂猪种地。但1978年第一次参加高考就让他领会到人生时常布满绝望:英语33分;次年再考,英语55分,俞敏洪依然名落孙山。
俞敏洪不知道马云坚持到第三年有什么理由,反正他坚持到第三年的理由是不能吃亏,得坚持到对自己有一个交待,这是俞敏洪第一次在绝望中寻找愿望。1980年,俞敏洪第三次高考,终于给了自己一个交待,考上了北京大学英语系。
今天的俞敏洪仍时常给学生上英语课,也时常讲到自己刻骨铭心的亲自经历:两次高考英语总分仅88分时的无语、持续3年半被美国大学拒收后无尽的绝望、创业之初被其他培训机构恫吓后的浑身发抖。但学生感想到的往往是他历经痛苦决不回首的尽力,是绝望后坚忍不拔的继承寻求,是颤抖后重新积累的气力。新东方的校训,带有赫然的俞敏洪个人烙印: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北大峥嵘
在北京大学,俞敏洪班上出生乡村的孩子只有3个。当时面貌和英语都不惊人的他在北大苦楚挣扎了5年,多出来的一年"贡献"给了肺结核。在养病的日子里,俞敏洪身心放松地读了600本名着,他说,这是他在北大除学英语外的最大播种。
1985年俞敏洪毕业时,正值北至公共英语迅速发展,英语教师奇缺。喜欢北大安静生活的俞敏洪斗胆"混进"青年教师步队,一个星期授课8节,就此拉开了他教育生涯的序幕。
最开端的时候,北大分给他一间8平方米的地下室,"愤青"俞敏洪读着马尔克斯的《百年孤单》,乐在其中。全部楼房的下水管恰好从他房间通过,24小时的哗哗水声传进耳朵,俞敏洪把它听成漂亮的瀑布,不去设想里面的内容。后来腾给他一间北大16楼的宿舍,地面的阳光让俞敏洪感谢得热泪盈眶,决议把一辈子献给北大。
当俞敏洪为房子而折腰时,他的同学和四周朋友却嗅到了国门敞开后美元的滋味,并努力向着味道的方向进军。"我发现周围朋友们都失落了,最后接到他们从海外发来的明信片,才知道他们已经登陆北美大陆。"
爱情时间
每一个成功男人背地都有一个巨大的女人。这句话的另一个意思是:男人要成功,当面先要有一个女人。俞敏洪是这个反推的实际者跟胜利者。
俞夫人当年属于"系花级"的北大校友,俞敏洪散步校园时邂逅并一见倾心,便逝世缠烂打,600本名着转化为情诗,如滔滔江水不绝,终于把夫人搞定。
俞夫人出身军人家庭,岳父戎马倥偬毕生,只喜欢力大无穷之人。倒是丈母娘看女婿架着眼镜彬彬有礼比较悦目,平时爱惜有加。结婚以前,俞敏洪每次去岳父母家,夫人总要面授机宜,去后扫地擦桌、烧火做饭努力不辍,以博取感情分。
岳父母家须要在屋子后面搭一个煤池子。俞敏洪一个人认当真真、不声不响把煤池子砌好,再把煤整整洁齐码在里面,自己则一身黝黑。岳父感到俞敏洪不怕脏苦、能屈能伸,是个干大事的人,从此再不许他做家务活,一到家就让俞敏洪进房间读书。岳父把俞敏洪砌的煤池子保存了多年,逢人就说:"这煤池子是我四姑爷砌的。他就是新东方学校的校长。"
留学失败
俞敏洪的爱情之花阳光残暴时,越来越多的同学却成功登陆北美。对俞敏洪本人而言,出国的引诱很长一段时间不敌《三国演义》。可他此时已是个已婚男人,虽然俞敏洪不想出国,可俞夫人想。"一个女人结婚以后最大的能力是自己不再提高,却能把一个男人弄得很先进或很失败。"多年以后他如此总结。
1988年起,俞敏洪由"醉里挑灯看三国",转为夜战TOEFL、GRE,并终于考过。虽然分数不算很高,但究竟撬开了出国的一条门缝。俞敏洪起初认为,自己至少能申请到一两个学校的全额奖学金。"但美国教学一个个鹰眼锋利,一下子就看出来我是个冒名顶替的草包,连太平洋一个小小岛屿上的夏威夷大学都对我不屑一顾。"俞敏洪自嘲。有几所美国大学发来录取告诉书,但没有奖学金。美国大学的膏火一年最低也要两万美元左右,当年相称于人民币12万元。俞敏洪的月工资是180元。从实践上讲,在美国读书的4年学费,是俞敏洪222年的工资。
挣扎3年,千金散尽,俞敏洪出国留学的幻想又一次在失望中幻灭。
辞职下海
卡尔?马克思有一句着名论断:"历史第一次反复是悲剧,第二次则是闹剧。"俞敏洪三次梦断留学路,被迫另营生路。
此时,中国出国大潮正汹涌澎湃,"百万大军过大洋"。潮流浩浩大荡之下,北京街头各种TOEFL、GRE培训班如雨后春笋出现,北大校里校外也不例外。俞敏洪到校外教英语,结果被北大记了一个行政记过处罚。青年常识分子脸皮嫩,俞敏洪一横心,从北大辞了职。
分开北大的俞敏洪,经历了所有创业者必需阅历的"先仰人鼻息,再自立门户"的程序。不同的是,居无定所的动荡生活逆转了俞敏洪的家庭位置,"妻管严"变成"鹿车共挽"。为备课,俞敏洪背破两本朗文古代英汉双解词典,俞夫人则体贴有加,灯下帮忙缮写备课手稿,这便有了俞敏洪成名作《GRE词汇精选》--GRE江湖宝典。
1993年,俞敏洪开办新东方学校。寒冬夜晚,俞敏洪拎着糨糊桶静待夜黑风高时寻找电线杆张贴广告;白天,俞夫人态度严肃等在电话机旁,招待学生报名。
多年以后,新东方创业元老徐小平评论:"俞敏洪双管齐下的糨糊刷,在中国留学生活动史上,刷下最激动听心的一页华章。"
永不言败
多年以后,新东方上市了,俞敏洪也成为留学"教父",成为中国富豪榜的风波人物。但俞敏洪的形象,在新东方共事和学员的眼中一了百了。
"全世界谁最土?老俞--穿个背后印着'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的新东方T恤去打高尔夫";"不会用信誉卡,提着一麻袋钱去度假";"老俞最喜欢什么?电线杆!老俞喜欢中关村每一根电线杆"。
俞敏洪自己说:"人分两种,一种人有往事,另一种人没有旧事。我真心希望大家能从这些故事中,读出一点人生的痛苦、一点挣扎、一点不屈、一点坚强、一点辉煌;我也真心希望,大家能从痛苦中读出快活,从绝望中读出希望,从黑暗中读出光亮,从迷雾中读出方向。"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俞敏洪的创业故事:开除,抢救,众叛亲离……
1962年,俞敏洪出生在江阴的一户农村家庭。他小时候身体不好,母亲养鸡,每个月都要杀只鸡给他补身体,从出生到大学,吃了200多只鸡,这几年全民流行吃鸡,其实俞老师30年前就吃了。
俞敏洪曾经历两次高考失败,到第三年,终于靠死记硬背考上北大英语系。母亲高兴疯了,掏出家底大办酒席。
江阴农村办席标配是八菜一汤,称之为“八大碗席”,俞母则要每桌24个菜,办出了方圆几十里村庄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酒席。
1980年的夏末,俞敏洪挑着老家的被子到北大报道,浑身散发着一种江阴历史名人徐霞客的气质,人见人称“土鳖”。
他说一口流利的江阴普通话,除了“俞敏洪”三个字,没人听得懂在说什么。第一次开班会,他磕磕绊绊地进行自我介绍,班长直接听火了,打断他说:
同学,你能不能不要说日语!
这位班长名叫王强,是当时北大艺术团的团长、学校广播站站长,女生们都把他当偶像。就凭这点,俞敏洪对他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在他眼里,阁下王强就是那个风流人物。
王强有个著名的癖好,就是买书。每月仅有的二十二元生活费一分为二,一半用来买书。他有六万本书,因为书太多,家中根本没有办法下脚。
俞敏洪也有个著名的癖好,就是爱哭。一晚上能连哭两场,最负盛名的两哭,一哭班里讨论事情,自己插不了嘴。二哭大学最丑的女生收到了情书,就是他写的,但他还是被拒绝了。为攒人缘,俞敏洪把宿舍打水、扫地的活,一个人全包了,甘愿做同学们的杂役。
80年代的人都写诗,一个大学生只要说自己是写诗的,姑娘们立马颅内高潮。
譬如60分长相的晓松老师,90年代流浪到厦大,摸进了人家女生宿舍,就说了句“我是写诗的”,姑娘们非但没将他扭送派出所,还用酒精灯煲粥给他喝,怕不够香还在粥里加桂花。这等好事,俞敏洪是想风流,可风流不想他。
为了摆脱土气,吸引姑娘,俞敏洪也学着把自己包装成诗人,前前后后写了700多首诗。他不仅写诗,还办过三期短命的诗刊。当时去找北大团委文化部申请,负责人叫徐小平,爽快答应,两人就此相交。徐小平最大的癖好是睡觉,任何时间地点,能15秒入睡,自称“我睡,故我在。”
在徐小平的支持下,俞敏洪把诗一直写到大三,还是没有得到任何女生的青睐,却意外得到了另外一样东西。那年他染上肺结核,肺部有三个洞,由此得一绰号:“三洞诗人”。
三洞诗人为了养病,休学一年,这期间他写信给王强,说自己想背诵《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想请他帮忙借一本。王强不仅没帮俞敏洪借书,还给他回了一封十几页的信,核心大意是:
你现在还不配读莎士比亚,省省吧。
1985年,俞敏洪毕业。全班50个同学,49个出国留学,剩下的那个,就是他。
王强去了美国,攻读计算机硕士。徐小平去了加拿大,攻读音乐系硕士。俞敏洪眼巴巴地也想出国,但限于贫穷,只好在北大留校任教,一个礼拜授课八节,月薪120。
按当时的汇率计算,美国大学四年的学费,他要工作222年才能赚够。他这时已经结婚,这点钱别说出国,连养家都不够,老婆天天没事就骂他窝囊废。失望的俞敏洪,一把火烧了自己所有的诗稿。
俞敏洪的老婆,是当年北大西方语言文学系系花。以前俞敏洪为了追她,天天尾随她到图书馆,花了三个月才找到机会搭讪,约到她出去划船,地点在北大外圆明园的福海,那里水域辽阔、人烟稀少。
年轻时的俞敏洪特别渴望爱情,做梦都想有个女朋友,为了爱情,什么事都干得出来。那天俞敏洪把系花哄上船,拼命把船划到湖中心,然后突然说:你得做我女朋友,要不答应,就把你推下去淹死。
这一段,在电影《中国合伙人》里,黄晓明和杜鹃情景再现过。不同的是,电影里,杜鹃宁死不屈,直接跳水了。现实里,系花后来变成了俞敏洪的女朋友,大学一毕业以后就变成了他的老婆,到今天为止一直都是他的老婆。
1989年,公共英语教育发展迅猛,俞敏洪在老婆的鞭策下,开始出外私授英语课。赚得些外快,就给家里买鱼。之前他家里只能吃两块钱一斤的死鱼,挣钱后,终于吃上了七块钱一斤的活鱼。俞敏洪看着老婆喝着活鱼做的汤,都想把鱼骨头也吃了。
第二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外头下着大雨,北大的广播里播报一则消息:俞敏洪老师因私自在外授课,严重影响了教学秩序,现决定开除。
那时俞敏洪的家住在北大宿舍楼16号楼三层一间9平米的房子,大喇叭离他家特近,播音员的声音特响,像是贴着他的耳朵喊。
这个广播在学校了连播了三天,处分在公告栏里锁了一个多月。俞敏洪被喊炸毛了,要知道,北大曾经规定过,对教师的处分不准公开的。在北大过去20多年,从来没有过这种把老师的处分播大喇叭的情况。
翌年,28岁的俞敏洪离开北大,索性下海。夫妻二人在中关村第二小学租了间平房当教室,外面支一套桌椅,成立了夫妻店“东方大学英语培训部”。俞敏洪每天上午骑自行车出去,拎着浆糊桶,在海淀区大街小巷的电线杆上挨个贴小广告。
培训班刚开始没学生报名,俞敏洪就开免费讲座。贴完电线杆小广告,就在中关村的违章建筑里等着,因为是免费,来了三百个学生。
人太多,怕后面的学生听不清,俞敏洪就站在一个汽油桶上讲。他伫立在北京的寒风里,讲得慷慨激昂,刚给人炖完鸡汤,又给人打上鸡血,还没感动学生,自己就先哭一步,单调而乏味。
后来有一个星期六,突然来了三个学生,十分爽快扔下学费,1000多块钱。一天的功夫,就是俞敏洪在北大四个月的工资。夫妻二人晚上回家,闭门数钱,一大堆毛毛块块,一口气连数三遍。
那是个还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对俞敏洪来说,电线杆、汽油桶就是他的因特耐特。80年代末,那些野蛮生长的草台班子,是中国的第一代企业家,在那个贫瘠的年代里,真刀真枪拼出来的中国民营企业。
1992年春,俞敏洪的广告员又出去贴广告,刚拎出浆糊,另外一个竞争对手的广告员过来,二话不说,上来就给三刀。俞敏洪想着出来混,不认识点局里的人真不行,就找到处理这事的警察,硬拉着请人吃饭。饭局当天,一共五人,要了4瓶高度五粮液。
俞敏洪演讲还可以,但跟北京警察对不上牙口,为了掩饰尴尬,不停劝酒喝酒。他又内心紧张,喝酒不吃菜,喝着喝着,直接失去知觉,钻到桌子底下去了。结果拉到医院,抢救了两个半小时才活过来。医生说:
换一般人,喝成这样,回不来了。
俞敏洪的酒量,归功于他的酒鬼父亲。父亲从小带着他摸鱼,摸回来的鱼虾泥鳅,淘洗干净,一煎一炸,打两斤七八毛钱的劣质白干,父子对饮。就是俞敏洪刚下海挣钱这年,父亲去世,一辈子没喝过儿子买的好酒。俞敏洪后来每次上坟,都要带瓶酒浇在父亲坟头上。
那天,抢救活过来的俞敏洪,醒来第一句就是,我不干了,然后又哭了。哭够了,喊累了,晚上7点还有课,夹着上课件上课去了,嗯,真香。
1993年,俞敏洪正式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新东方刚起步的时候,第一天进账100块钱,俞敏洪特地把两个老师叫到家里发工资,指着老师说:你40,你40,剩下都是我的,以后这么分。两个老师高兴坏了,心想这个老板这么傻,以后日子有指望了。
还没高兴完,第二天赚了1000块钱,俞敏洪又把两个老师叫到家里发工资,老师兴高采烈地来了,俞敏洪指着他们说:你40,你40,剩下都是我的,以后这么分。
1995年,新东方发展到一万个学生,俞敏洪成了最早的千万富翁。他的钞票都是用麻袋装,每个月发工资那天,就扛着一麻袋钞票到公司,在办公桌上堆成一座小山。
有一次市政建设,规划要把新东方前面两根电线杆拆了。老俞一看急了,自己全靠这电线杆广告发家,硬是不让拆,自掏7万腰包,把两根电线杆保住。末了,他抱着电线杆,感叹道:有钱真好。
一般来说,暴发户都有补偿心理,以前穷日子过久了,翻身后就忍不住可劲炫富。成龙出身贫寒,后来熬出头,一夜赚入千万港币,当即提着50万,一口气买七块钻石名表,全往胳膊上套。这俞敏洪炫富,比成龙大哥只高不低,他钱不存银行,也不买基金,老大摇大摆地用麻袋往家扛。
后来有天晚上回家,楼道里突然闪出两个壮小伙,一前一后把他夹住,往他胳膊就是一针。
俞敏洪醒来时,自己被捆成个粽子,他先跳到客厅,用下巴磕110报警,一直磕不准。恰好朋友来电,他赶紧呼救,然后就昏死过去了。
送到急救中心,诊断书上写着“随时有死亡危险”,俞敏洪命大,第二天就revive了,医生说:那一针给你推的是大象的麻醉剂,一般人必死无疑,你居然没死,肯定抗麻醉体质吧。
俞敏洪很开心,用手比划:我能喝一斤半白酒。
冥冥之中,父亲从小给他锻炼出来的好酒量,又救了他一次命。那次俞敏洪家里被劫了200万现金和一部摄像机,作案的是熟人,前后共绑架过7人,其余6人全部被杀,只有俞敏洪1人生还。俞敏洪后来感叹:
强盗不懂我。我不心疼那被劫的钱,就心疼那部摄像机,里头有女儿一到三岁的成长记录,我愿意花两百万,再把那盘磁带赎回来。
俞老师酒量惊人
90年代下半叶,俞敏洪为把新东方做大做强,想到大学时的两个偶像,王强和徐小平。当时徐小平在加拿大,读完音乐硕士就失业,各处打零工,洗盘子送外卖,求生存,没发展。他自己形容:除了生了两个孩子,一事无成。
俞敏洪带了一万美金,邀请徐小平一起回国干。徐小平听说新东方已收入千万,心动不已,立即行动,卷铺盖回国。
俞敏洪找完了徐小平,又去美国找王强。出发前,特意穿了一件重金买的皮夹克,两个大方口袋,上面是翻毛。他就是想炫耀一下,但是王强一看,就笑了:太土了,土得让我都感觉无地自容。
王强带着俞敏洪到校园散步,一会儿就有美国学生过来问,这不是北京的俞老师嘛?王强才知道,俞敏洪是真成了。
当时王强已经读完了计算机硕士,找到了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研究员工作,拿着7万美金的年薪,过得不瘟不火。俞敏洪告诉王强,我在北京办了新东方学校。王强说:我做噩梦都没想到你还能办学校,你怎么看都像培训学校办的对象。
1996年,王强也回国了。俞敏洪和徐小平买了束花,去首都机场接他,三人在机场兴奋地拥抱。一到车里,俞敏洪刚一拧火,王强突然扔出一句:
老俞,今天我和小平一无所有。如果有一天我们做的比你好,你能接受吗?
车里的氛围,顿时无比尴尬。俞敏洪沉默了片刻,说:当然,让你们回来就是让你们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
大学就好像买一个火车月台票,只是给你有机会进月台,但是上哪班车,去哪个方向,到哪一站下车,那完全就要靠你自己。俞敏洪、王强、徐小平三人,刚开始走向了不同的方向,但兜兜转转,又都同坐上了新东方这班列车。
2000年,新东方发展成“三驾马车”的合伙制。俞敏洪负责托福考试,徐小平负责签证咨询,王强负责英语口语。
那时正好处在中国人出国的高潮时期,新东方的市场半径延伸至全国20多座城市,新东方像龙卷风一样赚钱,年收入增加到3亿元。连后来人民熟悉的罗永浩老师,都给俞敏洪写了万字求职信,一心想挤上新东方这条快车,只不过他后来中途下车,走儒雅随和,幽默风趣路线了。
到2002年,新东方的学生达到35万人次,相当于九个满员集团军。一时间,教师队伍里的百万富翁批量诞生。在外界看来,这简直就是一个只有中国才能产生的神话。
新东方“三驾马车”
新东方的合伙制,类似《水浒》的水泊梁山,一群人占个山头打天下,大口吃肉,大秤分银,全凭性情做事,没有规章制度。当规模越大,内部冲突就越大。
第一次董事会时,俞敏洪刚宣布开会,徐小平就怒了,说你不懂怎么开会。说着两人吵起来,俞敏洪摔门而去。20分钟后,临时学习了董事会的议事章程,重新返回会议室。但没说几句,两人连带董事会都吵起来,董事会开成了俞敏洪批判大会。
他们批判的方式,就是动不动拍桌子,冲俞敏洪吼:农民、土鳖!
有一次在外地,徐小平因为和俞敏洪吵架,有场万人的学生讲座,直接赌气说不来了。俞敏洪也气疯了,在董事会上说:要么我走,要么他走,你们投票决定!
对于王强来说,他主张一切以规则为准,最无法容忍俞敏洪的家族式管理。当时新东方的管理层员工,基本都是俞敏洪的老婆、老妈、姐夫,七大姑八大姨等。
这些家族成员,以俞母为首,无视公司结构,连保洁员都要指挥董事会。伟大战略艺术家李云龙先生形容当时的新东方:全乱套了,全乱套了,整个晋西北都打成一锅粥了。
俞敏洪的亲戚平日各种胡搅蛮缠,俞敏洪只要一管,立马就拉来俞母撑腰,冲俞敏洪吼道:俞敏洪,你好大的胆,亲戚来新东方帮你做事,你竟敢如此无礼!
1997年夏天,一天午饭,俞敏洪和王强、徐小平在包间吃饭,又听见外面俞母又哭又闹,很多人劝不住。王强看不下去了,冲俞敏洪说:你能不能对你妈发一次火?镇住她,以后就不会这样了。
俞敏洪似有所悟,抻了抻西服,正了正领带,昂首挺胸走出去,大伙用期待的眼神等待着。
俞敏洪见母亲坐那一面骂,一面哭,走到跟前,喊了声“妈——”,然后当着一大堆人的面,膝盖一软,噗通跪下了。
王强看得心脏都要爆掉,偏不吃这一套,对原则绝不让步,规定教学区不准抽烟,第一个罚的就是俞敏洪的母亲。
在新东方发展到全国各地都有分校后,各种业绩划分成了问题,俞敏洪开始打算进行股份制改革。徐小平非常反对,直接带领内部教师进行抗议。俞敏洪气得抓狂,直接让人把徐小平的办公室占了。
2002年到2004年,在王强、徐小平和小股东们的要求下,俞敏洪不再参加董事会和总裁会,每天夹着课件去给学生们上课,而王强他们开始轮流当董事长。一年多,股东们轮流体会完当老大的滋味,没人愿意干了,俞敏洪又被请了回来。
俞、王、徐三人,没有一个懂资本市场,不知道什么是IPO,什么是市盈率,整天只懂批判,不懂建设。三人关起门来在屋里吵,坐上飞机去外地吵,搬出黑格尔、亚里士多德吵得天翻地覆。吵得实在没办法,就请国际著名咨询公司来当仲裁。咨询公司旁听两三个月,连话都插不上,回去报告说:
这里的人很奇怪,一说话就特别爱哭,一哭就互相指责。
俞敏洪爱哭,经常一哭就是半个钟头,他像祥林嫂一样,絮絮叨叨:
我把好朋友都叫回来一起创业,最后弄到这个地步,大家互相恶语相向,打架打到最后几乎是什么都没有了,友情全特么都没了。
2006年,新东方迎来历史性时刻,在纽约敲钟上市。俞、王、徐三人吵归吵,但一致赞同上市。一旦上市,股东们迅速能身价过亿。按照当时的股票收盘价,俞敏洪的身价相当于27亿人民币。如果把这些钱装订成《朗文词典》那么厚的书,够开一家书店。 上市之后,徐小平每天开完会就没事干,特无聊,隐隐约约他觉得一个时代结束了。不久后,王强、徐小平退出董事会,离开新东方,“三驾马车”就此解体。三人之前积累的那么多的矛盾,终于说散就散了。 人生很多事,都印证了金庸说的,“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归根结底,世间的活人,驾驭不了地老天荒,每个人都是打你全世界路过。 离开王强和徐小平之后,新东方越来越平静,也越来越平庸,一切都是时势使然。自这年开始,中国也迎来了资本的盛宴,股市狂飙直升。当时中国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只有13家,都是中石油、中国移动等央企,新东方作为首家赴美上市的中国民营企业,让俞敏洪倍感骄傲,美国小风一吹,头发蹭长。 但在他的身后,资本也开始天翻地覆。所有人都怕被时代丢下,疯狂追赶下一个时代。2007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数量一共410家,到2008年,就增加到562家。平均每两天半,就有一家中国民营公司上市,上市就像企业家去美国赶集一样。 只用了两年时间,俞敏洪的当初所有的骄傲都变得一地鸡毛。 到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超过6000家。也就是这一年,创立才3年的拼多多完成上市。而到2019年,瑞幸则刷新纪录,从创立到上市,仅仅只用了1年。 至此,谁谁谁上市,已经丝毫不奇怪了。上市变成了所有企业家的追求,上市变成了企业家给自己编造的梦。夜深人静时,俞敏洪常坐在办公室听着萨克斯独奏,日子过得百无聊赖,枯燥乏味,他恢复了往日的三洞诗人气质: 人都是时代的产物,所有得意,只是赶上好时代而已。 俞敏洪这人长期失眠,枕边常年摆一排安眠药。最烦躁的阶段,他特别想学弘一法师,斩断一切人世情缘,出家当和尚去。但他也只是想想罢了,晚上辗转反侧,白天如履薄冰,本就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宿命。 在俞敏洪、王强、徐小平三人的身上,也能看到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的命运。他们历经传统的兄弟结义的小农经济状态,到后来的家族制、合伙制、股份制,以及海外上市的现代企业制。
这三十年中发生了太多剧烈的冲突和动荡,现实比电影中更真实、更复杂、更残酷。这一份经验,包含着中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商社会转型当中,嵌入兄弟情、骨肉情的经验与代价。 在《中国合伙人》的电影里,三位主角觉得,做企业只有在纽交所撞钟,才能得到世界的尊重。后来俞敏洪说:你撞一百次世界也不会尊重你的,你如果真正地做了合法的并且是确实是有意义的生意,世界才能尊重你。
2010年,俞敏洪打电话给王强,问他能不能考虑考虑,再回到新东方的董事会。王强说:老俞,这十几年,我不想折磨你了,我在新东方问心无愧做的所有事,几乎没有保留,挥洒了我十几年的才华和激情。我想现在就算了,我该休息了。 第二年,徐小平和王强自立门户,合伙创立了“真格基金”。用徐小平的话说,一个有梦想的年轻人走到你面前只要区区两三百万,你没有理由不给他。徐小平常做的事,就是见面两分钟,给钱几百万。 兄弟三人,各有各的道,也挺好。《三国》里常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其实朋友也是这样,有时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聚,有时为不同的目标而散。只是人散了,情还在。 现在,很少看到俞、王、许共同出现在公共场合,三人各忙各的。但俞敏洪一听到王强说最近读什么书还是感到紧张,会赶紧补上,还在微博里写下感受,用来消除内心三十年的陈年自卑。
徐小平说,离开俞敏洪后,他有两三年的时间过得很黑暗,曾经做过一个梦,梦里急哭了,因为俞敏洪不带他玩了。他说:以前骂完俞敏洪,我就回家睡觉了,睡不着是老俞的事,现在自己做了老大,失眠的是我。 2013年,电影《中国合伙人》上映。剧本是徐小平写的,故事完全以他和俞敏洪、王强为原型。俞敏洪一直都不赞成拍这部电影,但徐小平一发话,还是跑来出席了首映礼,调侃了句:我们三人打架,打得比电影里凶多了。
王强一个人去电影院看完这部电影,晚上睡不着一大早又去看了一遍,说边看边回想,我们当年是怎么一步步过来的。他和徐小平在采访中常说起对俞敏洪的感恩,但又从不当俞敏洪的面讲,老男人跟老男人谈感情,他说不出口。
两人还偶尔回去帮俞敏洪开讲座,不管俞敏洪在业界是多么偶像级的人物,但在他们眼里,都还是“呕像”,偶尔发消息给对方,偶尔约出来见面,不谈公务,就聊点闲天,还是以讽刺挖苦为乐。 三人虽然吵过闹过,但毕竟都是年过半百的人了,这些年也都各自经历了风风雨雨,几个老男人没有什么解不开的矫情。 俞敏洪、王强、徐小平三人的书桌上,都放着同样一张照片。那是当年他们三人去扬州旅行时拍的,三人搭着肩膀,三张年轻的面孔,微笑着凝视前方,定格着他们仨在新东方相爱相杀的青春。
俞敏洪:寒门出贵子,北大弃子的创业历程
01
江阳市的农村的田地里,一个青年在田里忙碌着,一个电话让他放下了手里的活,跑到家里拿起老师送来的录取通知书,嘴角露出笑容。三年的的努力终于换来北京大学这几个字。而这个青年就是如今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
谈起俞敏洪都会用各种羡慕的目光,各种称赞的话语,如今的他也的确背负着很多金灿灿的光环,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洪泰基金联合创始人、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常委、委员。2009年CCTV年度经济人物,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业领袖之一,洪泰基金创始人之一,等等。这些令人垂涎的头衔全包揽他一人身上,怎不叫人羡慕呢?
一个成功的人生怎能没有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呢?像其他一些成功人士一样,他的经历也那么的蜿蜒曲折,尽管他进入了当时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
02
北京大学可以说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但他曾经这样说道:“北大是一个令我百感交集的地方。”俞敏洪对北大的情感可以用“五味杂陈,爱恨交织”来形容。北大给予了他什么?每当讲起北大,他似乎都是苦大仇深。讲他当年怎样被北大边缘化,怎样被忽视。他有一段精彩的自我控诉:“进了大学,没有一个女孩爱上过我,我是个Loser(失败者);在北大教了七年书没有什么成就,我还是个Loser;在北大十年没参加过任何活动、没加入过任何团体,我是个Loser……”但这真的是他想传达出来的对北大的认知吗?很明显不是他自己也非常认同北大对自己的熏陶:“没有北大,就没有新东方。现在新东方的一些精神,或者是一些做事情的方法,坦率地说是融入了北大精神的。”大多时候,屈辱与压抑会让一个人爆发。
据说,当年他经常一天背十几个小时的英语,因为英语老师曾经当众说他讲的英语“只有俞敏洪三个字能让人听懂”。在北大教书四年后,俞敏洪终于分到了10平方米的房子,这让他决定要将一生献给北大。但是后来,看到同学和朋友相继出国,他忍不住了,也开始准备出国,成绩并不优异的他在努力了三年半以后,留学梦断。为了生计,也为了挣点钱继续他的出国梦,俞敏洪在校外办起了托福班,为自己的出国费用快乐地忙碌着。上帝也往往戏弄那些刚燃起希望的人。这一次,俞敏洪受到的打击可谓是毁灭性的。在1990年一个秋天的夜晚,北大的高音喇叭,这时一如既往地播放着校园晚间广播。但这次广播对俞敏洪意义非凡,广播里正在播放正是对俞敏洪的处分决定。北大以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宣布了对英语系老师俞敏洪的处分,其中说了四五条处分的理由,最重要的就是打着北大的旗号在外面私自办学。这个处分决定被大喇叭连续播放了三天,北大有线电视台连续播放了半个月,处分布告在北大著名的三角地橱窗中锁了一个半月,北大的这种“礼遇”,让颜面扫地的俞敏洪只好选择离开。
北大的震怒赶走了俞敏洪。北大更赶走了那个懦弱的俞敏洪,赶走了那个安于世事的俞敏洪,更赶走了那个无所作为的俞敏洪。俞敏洪也被迫的开始了他传奇的创业之路。
创业的过程都是艰难的挺过去的都是成功者,很明显俞敏洪是为数不多的挺过去的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然后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那如今这么成功的俞敏洪曾今又经历过什么苦难岁月呢?
03
万事开头难。他曾遇到过为招揽学员而与学生磨了几个小时的嘴皮子但最后还是被要回钱的无奈境地,经历过揣着一瓶二锅头到北京各学校外头贴广告的卑微阶段,他还忍受过深夜偷偷到北大贴广告的尴尬处境。
而在《东方马车——从北大到新东方的传奇》中描述了一件俞敏洪醉酒后的故事,看了令人不禁地想落泪。
俞敏洪那次醉酒,缘起于新东方的一位员工贴招生广告时被竞争对手用刀子捅伤。俞敏洪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上混,应该结识几个警察,但又没有这样的门道。最后通过报案时仅有一面之缘的那个警察,将刑警大队的一个政委约出来"坐一坐 "。他兜里揣了3000块钱,走进香港美食城。在中关村十几年,他第一次走进这么好的饭店。他在这种场面交流有问题,一是他那口江阴普通话,别别扭扭, 跟北京警察对不上牙口;二是找不着话说。为了掩盖自己内心的尴尬和恐惧,劝别人喝,自己先喝。不会说话,只会喝酒。因为不从容,光喝酒不吃菜,喝着喝着,俞敏洪失去了知觉,钻到桌子底下去了。
老师和警察把他送到医院,抢救了两个半小时才活过来。医生说,换一般人,喝成这样,回不来了。俞敏洪喝了一瓶半的高度“五粮液”,差点喝死。他醒过来喊的第一句话是:“我不干了!”学校的人背他回家的路上,一个多小时,他一边哭,一边撕心裂肺地喊着:"我不干了!再也不干了!把学校关了!把学校关了!我不干了!...... "
他说:"那时,我感到特别痛苦,特别无助,四面漏风的破办公室,没有生源,没有老师,没有能力应付社会上的事情,同学都在国外,自己正在干着一个没有希望的事业....."
他不停地喊,喊得周围的人发怵。哭够了,喊累了,睡着了,睡醒了,酒醒了,晚上7点还有课,又像往常一样,背上书包上课去了。
实际上,酒醉了是很好对付的,但是精神上的痛苦就不那么容易忍了。醉了、哭了、喊了、不干了......可是第二天醒来仍旧要硬着头皮接着干,仍旧要硬着头皮挟起皮包给学生上课去,眼角的泪痕可以不干,该干的事却不能不干。
灰暗之地必有光明,面对招生难的问题,他决定以免费授课的形式,并借助北大给他的无形资产来招揽学生。在这次试验中他发现了免费讲座的威力,并且还意识到了积累社会资源的重要性,虽为此搭上自己的半条命,但也着实解决了广告战的闹剧,还获得了新东方后来的安定。
04
当然,要谈俞敏洪是如何成功的,就不得不提他的“痞子精神”。
俞敏洪的同事、新东方的李杜曾幽默到位的讲到:“老俞被北大处分,作为三流文人,既想保留文人的体面,又缺乏一流文人的风骨,不敢自沉未名湖。于是退而求其次,惟有辞职,落草为寇。此谓置之死地而后生。”然而,正是这“落草为寇”激发出俞敏洪的痞子精神,被北大“逼上梁山”的他从此走上“不归路”。
俞敏洪对此也直言不讳,非常的认同,他认为创业者要想做成事,必须要有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痞子精神。有人把这种痞子气说成是死皮赖脸、无赖、流氓……但换个角度看,这是一种勇气,是一种执着。痞子通常无所畏惧,不怕被别人嘲笑,不怕被鄙视,这也恰恰是一个刚创业者所需要的精神,上述的事例有那个不是他痞子精神的完美体现呢。
如今的新东方公司的业务已经囊括外语培训、中小学基础教育、学前教育、在线教育、出国咨询、图书出版等各个领域。旗下还有优能中学教育、泡泡少儿教育、前途出国咨询、迅程在线教育、大愚文化出版、满天星亲子教育、同文高考复读等子品牌。公司于2006年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教育机构。谁能想到曾经的一个小小的培训班如今会到达这等地步。
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一个公司不学会与时俱进,不学会随时创新,是不可能发展壮大的。在创业20年,投资了上百家各种创业公司后,俞敏洪发现人要敢于寻求改变,敢在安于现状的时候抽自己一鞭子。这个改变是个人自己的改变,自己意愿的改变。
他说他曾经遇到过一些成功人士,他们不玩微信,不玩社交,不用智能手机,一直坚守着某种俗套的心理。结果,那些类型的人生意越做越不好。
那些人已不懂年轻的需求是什么了,生意怎么能做好?俞敏洪感叹到。
在历史的洪流中新东方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它一直以成为中国优秀的、令人尊敬的、有文化价值的教学机构为目标。以诚信负责 、真情关爱、好学精进、志高行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以打动人心 超越期待为经营准则。以追求卓越,挑战极限,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为校训。在这样的企业文化的引导下,新东方也越来越发展壮大起来。
俞敏洪创业故事相关文章:
★ 俞敏洪讲述被“逼”创业的故事
★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优秀影评650字
★ 俞敏洪在北大演讲观后感大全
★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优秀心得700字
★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高中生作文
★ 电影中国合伙人观后感影评650字
★ 中国合伙人电影观后感范文650字
★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分享
★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优秀影评600字
★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优秀影评
如何自制蛋挞
肉火烧面怎么和面
奶茶几分糖好喝
过桥米线是哪里的?
面霜和乳液的区别
怎么摘隐形眼镜
粉饼和散粉的区别
冷烫和热烫的区别
高品质香水如何鉴别?用三步就可以解决
如何去除黑眼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