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崔庆龙:有了AI,我们能摆脱孤独吗
2024-07-04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人始终是在关系里才能存活的物种。
你会常常感到孤独吗?当你下班后回到空荡的房间,或是置身于热闹的人群;无论你是奔波在拥挤的城市,还是生活在寂静的村庄。
几年前,两家机构收集了来自国内364个城市的18751份“孤独数据”,结果显示,92%的受访者经历着不同程度的孤独。经济学者诺瑞纳·赫兹更是在作品孤独世纪中提出,孤独已经成为21世纪的代名词。
为什么在互联网让社交、娱乐越来越便利的今天,我们却越来越孤独了?驱逐这种感受的方式似乎很多,有人开始找各种“搭子”,有人沉浸于刷短视频,还有人转向能共情、会唱歌的AI人工智能,频繁对着屏幕聊天。但心理咨询师崔庆龙认为,这些都只是一种“代偿”和“遮盖”。
崔庆龙在依恋心理学和自体心理学方面有不少见解,他持续在微博上写作,吸引了不少粉丝。当代人的孤独感是他近两年反复讨论的话题,这源于他的个人经历,也有对社会的观察。前段时间,他在微博上提到,由于时间和精力的缺乏、线下活动机会的减少以及网络媒介的影响,如今大部分人都处在一种渴望关系却被动孤独的状态下,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
在崔庆龙看来,寻求高质量的关系,才是克服孤独的真正方法,但由于各种代偿方式的便利性,人们越来越失去了在现实生活中投身行动、建立关系的欲望,“我们温和地、不知不觉地陷入了一种孤独的处境。”
▲图/视觉中国
但孤独给人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能被忽视。我们和崔庆龙聊了聊,为什么孤独成了普遍的社会情绪,我们该如何应对,在未来,AI能否成为治愈孤独的“解药”,以及,我们有没有彻底摆脱孤独的可能?
每个人的情绪都千差万别,复杂难言。因此,这不是一份唯一的“正确答案”,但算得上是一份有可操作性的参考指南。
以下是新京报记者和崔庆龙的对话。
当今,缓解孤独更容易还是更难了?
新京报:你常常在微博上讨论孤独感,是什么让你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崔庆龙:这和我曾经的一段经历有关,我也曾很深地体验过这种感觉。而且,在我的工作中,很多来访者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孤独感的困扰。
两年前,可能和我当时没接触微博有关,来访者多是受一些具体人际关系问题的困扰,比如成长过程中亲情的缺失、婚姻的变故,或者是对个人价值感到迷茫。近两年,来访者主诉的问题变得多元化,但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孤独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多是一个人生活,不少是20多岁、正在读书、考研或者刚毕业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处在没有亲密关系、甚至没有紧密关系的状态下。所谓的紧密关系就是足够好的朋友,当心里有一些难以言说的情绪,你能找到的一个倾听者。但这种诉求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得到疏解,所以他们选择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表达。
其实孤独并不是一个时代性的问题,它是贯穿人类存在始终的,我们可以说人生来就是孤独的。但当今的时代可能放大了这种感觉,社交媒体、电子设备的发展,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疏离,它显然也已经成为了一个时代话题。
新京报:既然孤独感是一直存在、每代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为什么我感觉近些年它被越来越频繁地提及,甚至成了一种普遍的情绪感受?
崔庆龙:我觉得以前人们有应对孤独的方法,就是通过和一个活生生的人建立关系。比如,翻一下通讯录,给对方发个短信或打个电话问一下他在忙什么,然后约出来见面一起做点事情。
但现在有一种困境。某种意义上讲,当今缓解孤独是一件更“容易”的事情——我们有很多让自己舒服、得到安慰的代偿方式,比如刷一会儿短视频、看个剧、玩游戏,这种刺激体验不能完全消除孤独感,但是可以遮盖一下。这会让人形成一种路径依赖和心理惯性,慢慢地,我们就不再在现实的层面去投身行动、建立关系,人温和地、不知不觉地陷入了一种孤独的处境,而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拒斥关系。
我见过很多其实蛮需要关系的人,但是他们不喜欢和人打交道时的消耗感和不舒适。我之前在微博也提到,“社恐”是这几年越来越常看到的一个词,它描述的就是这种面对社交时的不适体验。
在今天,因为越来越高强度的工作、缺少冗余的时间和真正增长的收入,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线下场所和活动机会减少等原因,人们不爱出家门,很多人都处在一种渴望关系却又被动孤独的状态下。再加上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兴起,人们长时间浸泡在社交媒体等娱乐媒介中,各种社会事件以耸人听闻的方式对所有个体扩散情绪,人们自然会以某种形式聚拢,也越来越需要基于价值观念的相互认同。有的人甚至一出生就浸泡在这种情境里,像一个不再需要上岸的两栖动物,最终完全适应了水里的生活,陆地上反而是不适的。所以很多人在社交媒体上无比活跃自如,但线下却表现出害羞和胆怯。
而且如今,追求浅层的情感回应可能容易,但深层的回应很难。比如很流行的“搭子”文化,人们找“饭搭子”“旅游搭子”,本质上就是人需要关系,但在没有深度关系的情况下,用这种相对浅的、容易的方式去代替。正因为这些代偿方式的便利性,人们对认认真真和一个人建立一段深度关系的欲望会降低,就觉得没必要,不需要冒那么大风险了。不过,内心最深层的感觉可以被盖住,但不会消失。
新京报:社交媒体上,很多大城市里的年轻人会讨论自己的孤独感。城市里的人们要求个人空间,要求彻底摆脱原来家庭的桎梏,希望获得自由,但这样似乎也更容易感到孤独和被遗弃?
崔庆龙:是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更注重经济性,有明显的功利色彩和精英主义,在这种氛围下,人们对于情感、人际关系是比较淡薄的。
▲图/视觉中国
新京报:但在县城、乡村,孤独感似乎也是逃不开的问题。前段时间很火的山西代县农村老人张福青,去世前的28年间,他在家中庭院墙上书写了数万字的家居琐事、日常农事、生活心事,大家纷纷感叹这些文字透露出来的孤独。
崔庆龙:我觉得现在的县城、乡村和以前也是不一样的。有一阵子我回到小时候生活过的一个城市,觉得有种陌生感。小时候,那个城市是有很多人的,一到晚上,能看到很多年轻人聚在一起,但我回去的那几天什么都没看到,我突然意识到这些人已经离开了,他们都聚集在省会或者一二线城市,很多小县城和乡村已经被抽空了。
一个城市应该有活力感、有年轻生命带来的朝气,当它只剩下老年人时,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除了年轻人,那些即将步入或已经步入老年的人,我觉得他们也孤独,但他们可能很少像年轻人这样以社交分享的方式去表达,可能会沉浸在刷短视频里。现在中老年人刷短视频的问题也相当严重,我看好多人说自己的父母一下班或者整个晚上都躺在沙发上刷短视频。他们也经常在家族群分享、转发一些链接,我觉得他们也是希望能和人有连接,但不知道找谁,也不知道怎么开口、表达。
▲图/视觉中国
新京报:孤独感一般会在什么阶段显现?
崔庆龙:其实人在读书的时候,是不太容易体验到孤独的,因为身边一直是有人的,环境提供了社交的便利性,是否会孤独更多取决于这个人能不能和周围的人建立起相对好的关系。
毕业以后,社会上的同事关系和校园里的同学关系完全不一样,天然是疏远、不容易亲近的。尤其是如果离开家乡、到大城市独自生活,人就处在不太能得到关系支持的状态,这时孤独感可能更容易显现出来。
还有一些是触发性的,人在经历一些触发事件后会突然感到孤独,比如和伴侣的分离、家人的丧失,或者个人其他方面的挫败。
新京报:在心理学上,孤独是怎样被定义的?
崔庆龙:首先要区分一下孤单和孤独。孤单是一种处境,比如你现在一个人呆着,或者长时间一个人在异地生活,身边没有亲人、伴侣或朋友,但孤单不等于孤独,因为你可能在其他地方有一些人际关系,这些关系能支持你,或者你也能够建立新的关系,不容易有孤独的感觉。
孤独是一种情绪。不同的心理学流派有不同的定义,存在主义心理学家欧文·亚隆把孤独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社会性孤独,也就是社交网络缺失导致的孤独,比如人转学、搬家或退休后,原来能支持自己的社交关系都没有了,这是纯粹基于现实层面的、最表浅的孤独。
更深一层的孤独就是情感孤独,指的是由于缺少深层的情感连接导致的孤独,一般涉及亲情、亲密关系的缺乏。有的人可能有很多朋友,每天都在密集的社交聚会中,但他依然感觉孤独,因为这些社交关系都是很表面的。
还有一种孤独是存在孤独,指的是人生来孤独的那部分,不管你在深度关系还是在浅层关系里,你都能体验到这种孤独。有人曾经分享过这样一种体验,他要去做一场有风险的手术,尽管他爱人、家人都陪在身边,但就在自己被推进手术室的那一刻,他发现谁都不能替代自己、只有自己在承担疼痛和恐惧,进而强烈地感受到了孤独。当人面对疾病、死亡,或者内心最深处有难以被理解的东西的时候,人就会体会到存在孤独,这是一种完全个人化的体验,也许可以分享,对方可以给你慰藉,但它永远不能被真正意义上地分担。
▲图/视觉中国
我们能够享受孤独吗?
新京报:孤独会给人带来怎样的影响?
崔庆龙:其实孤独对人的影响特别大。如果长时间在孤独的状态中,人可能会变得脆弱、虚弱,也更容易处在警觉的状态里,更容易感受到敌意。其实我现在观察很多人讲话的状态,就能感觉到大家都是孤独的。如果一个人非常敏感,容易被扰动,特别容易被唤起敌意而且久久难以平息,他大概率是缺少情感带来的安全体验的。
新京报:孤独能给人带来好的影响吗?
崔庆龙:大概是有利于创作吧,很多作曲家、歌手、作家的好作品是在孤独的状态下创作出来的。有位心理学家说,人的精神痛苦是文学艺术创造最大的驱动力,而人在创作或者分享深度感受的时候,就是在消除痛苦。这位心理学家研究了一些有精神危机的创作者,包括画家和诗人,发现他们通过创作作品把自己的精神状态维持在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里,不让它继续破碎。
新京报:很多人提倡要享受孤独,但是孤独毕竟是一种负面情绪,人能真正地享受它的存在吗?
崔庆龙:我也会看到有人分享类似的内容,其实我能理解,因为如果你本来就在孤独的处境下,如果继续说“好难受”“不知道该怎么办”,这可能会让自己觉得更脆弱,这个时候不如美化它,“我是一个自由的人,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其实是一种给自己打气、缓解痛感的方式。但这也是一种对脆弱的否认,因为孤独是人作为需要依恋、需要关系的一个物种,在缺失这些关系后会必然体验到的一种情绪,过度美化会让人合理化这种处境,而放弃真正有可能解决它的方式。
而“可享受的孤独”,指的是能在关系中独处。比如你刚和朋友相聚了,回到家后觉得一个人特别自在、舒适,因为关系的余温还在作用着,它成了一种背景。当关系作为背景,人体验孤独的时候就非常满足。就像一对伴侣,一个人在书房看书,一个人在客厅做事,两人没有互动,但感觉特别自在踏实。假设这个关系是健康的,可能对方出门一两天再回来,你也觉得挺踏实、挺享受的。但如果时间持续拉长,可能就不一样了。最近刚有一个人跟我分享,说以前和伴侣也没有那么卿卿我我,在家里呆着的时候话也不多,但是最近伴侣被调到外地长期出差,他突然发现自己的状态越来越差了,对有负荷、有挑战的工作的承受力也越来越弱,回到家以后也觉得空落落的。
而且,不论性格外向还是内向,我至今没有见过任何一个人是可以不需要关系的,这里面包括代偿形式的关系,包括在网上发表一些内容,哪怕只是评论一下,也算是人际互动。内向的人可能自己呆着会更舒服,但如果独处时间过久,可能也会陷入很深的抑郁或脆弱中。就像一种动物可以长时间不去水面换气,但如果一直都在深水区,就会遭受危机。
所以人际关系体验就像是精神氧气,或者一种精神营养,人是不由自主地想要接触人的,包括看剧的时候,人也是希望感受到人类的气息、能打动自己的心,如果把所有和人类有关的东西都隔绝掉,我们真的是活不下去的。
新京报:如果大家普遍感受到孤独,这反过来又会怎样影响这个社会呢?
崔庆龙:在一个孤独的氛围和时代里,人会变得脆弱、虚弱,对别人更警觉,大家都处在防备优先、以防备示人的状态下,更倾向于认为对方是有敌意的,同时我们自己也会如此,从而制造很多猜疑、分裂和不信任。这可能会长远地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基本感受,而这些感受进一步会影响我们建立深度关系甚至亲密关系的困难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彼此会把彼此渲染成更加危险、不可信的样子。
新京报:这样不就恶性循环了吗?越孤独就越防备,但越防备,人就越难与人建立关系,就越孤独。
崔庆龙:对,这也是这些年的一个演变趋势。
▲图/视觉中国
有了AI,人有可能克服孤独吗?
新京报:心理学上有什么工具能帮助缓解孤独感吗?
崔庆龙:所有的自助疗法都关于建立更好的个人生活秩序,比如在饮食、作息、基于个人兴趣和爱好的技能发展等方面的投入,除此之外,感恩、正念等自我安抚、自我接纳的方法也有作用。人每天醒来可以告诉自己,现在躺在一个没有风雨的环境下,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威胁到我。在吃饭之前,也可以想自己能安静地享受一顿美食,是值得感恩的。正念就是所谓的冥想,网上有很多关于正念行走、正念呼吸的方法,都可以采用。
但这些方法只是让你先舒服一点。就像身体缺乏某种微量元素时会出现症状一样,孤独感的出现,本质上是在提示你,你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接触人了,或者你的情感需求很长时间没有被回应过了,你要去寻求。所以,在安抚自己之后,可以尝试去建立高质量的关系。这可能无法立刻实现,但只要你在尝试用正确、健康、有技巧的方式去做这件事,就不太容易陷入很无助、孤独的境地里。
至于具体建立怎样的关系,要看每个人的需求,有人希望能和对方定期出来吃饭、聚会;有人需要的是更紧密的靠近和依恋,能每天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得到回应;有人想要亲密关系,一个能每天陪伴在身边、有肢体接触、也能回应情感需要的人;有人要的是一个室友,能在一起生活、相互照顾就可以了。
我觉得关系应该是多元的,很多人觉得除了朋友、亲密关系就没有其他类别了,一想到亲密关系就联想到婚姻,好像这个关系只能往这个方向走,觉得它成本太高,宁可不要了。但其实在关系图谱上还有很多位置,我们可以找到一种更亲近也更安全、更有界限的关系,这是可以被创造出来的。
另外,饲养宠物尤其是猫狗也是一种高质量的代偿,有相关研究证明,它可以缓解焦虑和抑郁水平,减少皮质醇一种压力激素的分泌,提高人对生活的满意度。
新京报:我看到过一种说法,尤其是在亲密关系的语境里——当你状态不好的时候,不要去建立关系,也不要因为害怕孤独而走进一段关系,因为你会“饥不择食”。这个说法有没有道理?
崔庆龙:我觉得有道理,心理效能理论认为一个人的心理能量水平决定了他优先的偏好,就像人饥饿疲惫时可能会更想吃垃圾食品,人在情感上虚弱时更想获得抚慰和欲望,而不是构建高水平的关系。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人在最低层级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发出情感需求时,能回应自己的关系很可能不在健康的水平。你可能随便遇到一个人,只要这个人对你好一点、陪着你、缓解了孤独,也不管其他方面合不合适,就在一起了,但很有可能你会慢慢发现,你们的上层需求完全不匹配,但那个时候再分开,成本就很高了。
当今的社交软件就反映了人的这种孤独困境,不少人看起来是奔着满足生理需求去的,其实是因为人在心理上、情感上“饿”太久了,性就像油炸食品一样,可以短时间内解决这种“饿”,但这背后是人对关系的需要。
所以不论是用感恩、正念还是其他方法,要先把基本生活照顾好,作息规律,让生活有秩序,每天做一两件让自己心情愉悦的事情,给自己定个小目标,培养一个长期的兴趣爱好,然后在这样的秩序中去建立关系。
新京报:前段时间,OpenAI发布了人工智能新模型ChatGPT-4o,GPT-4o支持文本、音频和图像的任意组合输入,也提高了响应速度,人与它的对话不再有延时。它能从用户急促的喘气声中理解“紧张”的含义,并且指导用户进行深呼吸,也能在被夸奖之后表现出“害羞”,还可以根据要求变换语气、讲笑话、唱歌。总之,AI变得更自然,更像人,像是电影Her里的场景。你觉得,这样的一款AI模型在缓解人类孤独感上有帮助吗?
崔庆龙:如果把它的功能限定成“缓解”,肯定是有的。而且随着技术的成熟,缓解的程度会越来越高。最新的AI模型,在捕捉情绪、共情这方面可能做得比大多数人要好,不是说AI比人厉害,只能说大部分人没有这个意识,而AI是基于一种善意设定的工具,它知道在某个点上要去共情。
我们设想一个终极形态,有一天AI变成拟真人的样子,一直陪在人身边,这或许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孤独感,而且也会成为很多人的刚需。但是,我觉得它依然无法完全和真正的人一样,本质上依然是一种代偿。
▲图/视觉中国
新京报:所以从建立社交关系的角度来说,人是无法被AI替代的?
崔庆龙:人是多元的存在,不仅仅是一种声音、一段文字,还有气息、气味、轮廓、体型、穿着、面相,这种整体的、“活生生”的感觉是AI在短时间内很难模仿的。包括刚刚提到的共情,虽然最新的AI模型做得不错,但人有时候需要的是高级共情,就像是一位朋友带着关心责备你,那些话听起来可能并不舒服,但你能体会到对方把你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这种感觉AI也是很难做出来的。
我有来访者也在使用AI,比如他第二天要做一件重要的事、很紧张,就会互动一下,让AI给自己一些建议和回应,但他也感觉AI没有达到预期。因为目前大部分产品在拟真度上做得并不好,它或许能提供一些正确的方法和建议,但人要的不仅仅是这个,人需要的是一个在意自己的人对自己的情感回应。
现在很多人对关系失望,可能觉得AI比人能共情或者会讲话,但如果一段关系在本质上是良好的,人的作用力效果肯定比AI强。而且人与人之间是需要一些缺陷和瑕疵的,如果某个地方发生了不愉快,还能对关系起到推动作用,两个人寻求变革,然后共同构筑一个更好的状态。AI或许永远不犯错,但也意味着这种变革不会发生。
新京报:AI会不会让人和人之间的接触更少了?
崔庆龙:有可能,因为和真正的人接触是有时间、情感、经济成本的,也有不确定性,有被抛弃和背叛的风险。但和AI在一起的话就永远不用担心这部分问题,人肯定优先选择让自己感到安全的关系,一旦有了确定感,可能就不会倾向于启动更复杂的程序、去寻找真实的关系了。
AI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趋势,有人说GPT这种大语言模型的出现堪比蒸汽革命,其实我是认同的,我以前从没想过自己说出去的话能被一个非人类对象“接住”。“接住”的意思是,不论你说什么,它都有回应,而且不是在答非所问。它虽然没有灵魂,却有自己的规则,有自己不可思议的涌现性和创造性。
我第一次和GPT对话时,每句话说完,它都会补充一句,“如果还有什么想知道的,欢迎你随时问我。”虽然我知道它只是个永远不会疲惫的AI,但在感受到它极大的“耐心”和涵容时,我不由自主说了一句“谢谢”。我有一个来访者,在向GPT求助时,甚至害怕对方突然来一句贬低和嘲讽自己的话。这里面当然包含着我们自己的情感投射,但这也意味着AI已经具备了让我们主动建构这种想象的能力。
GPT只是这次AI浪潮的起点,它还在快速迭代,未来能进化到什么水平,我们完全无法预料,比如有可以自定义的虚拟形象、性格,并且和高度具备人类外形的机器人融合在一起,AI可能会在感知意义上越来越接近真实的人类,当代人的孤独感一定会催生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市场化。不过,要在技术上达到需要人类思考伦理问题的阶段,估计还要很多年吧。
▲图/视觉中国
新京报:我们该怎样正确使用AI呢?
崔庆龙:首先,在心态和目标上设一个明确的界限,把AI当做陪伴者或者替代者,不要期待它完全取代现实关系。使用的时候,最好设定一个类似主题的东西,比如把它当作知识性的或是能提供有趣内容的交流对象,用户的提问方式决定了AI回应的水平,如果只是和它尴尬聊天,比如讲个笑话、唱个歌,可能没多久你自己也觉得无聊了。简单来说,你的复杂性决定了它的丰富性。
我曾试着把它当作咨询师来使用,给它设定一些界限指令,比如对话时,不要给我任何建议,只是试着共情我、回应我即可。因为如果在长时间的对话里,AI总是提一些类似乐观生活、每天运动的建议,就会让人觉得很机械。设定完指令,一旦AI没有遵循,你可以继续提醒它,这样你会觉得更像和一个人在互动。
新京报:人能在多大程度上摆脱孤独?
崔庆龙:我觉得不可能完全摆脱,就像我们不可能摆脱悲伤和脆弱。世界是不确定的,总有一些东西会在某个瞬间打破人的心理平衡、防御和自洽,让我们体验到这种情绪。
但负面情绪不是坏事,就像疼痛感也不是坏事,如果没有痛感的话,人就不知道身体哪个部位出了问题。孤独驱使着我们去寻找关系、建立关系,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提醒。
▲图/视觉中国
猜你喜欢
英魂之刃11月11日活动介绍福利奖励随便领
向僵尸开炮
完美世界手游怎么结婚完美世界结婚条件及详细流程介绍
猿神启动!在黑神话发布前你需要知道的一些事
漫长的季节真实事件是什么漫长的季节长发男是谁
原神绝云椒椒和琉璃百合快速采集路线一览
如何获取和平精英捏脸分享码和平精英捏脸分享码怎么使用捏脸分享码使用方法介绍
永劫无间手游哈迪怎么连招
千年之旅3星星痕多萝西技能介绍一览
生死狙击甜心乐园全方位解析
2024去云南旅游最佳路线 云南旅游的最佳路线安排
2024最适合穷游的12个地方 一个人穷游去哪里好
2024桂林必去五个景点 桂林旅游必看景点
2024清明家庭旅游最佳去处 清明节去哪里玩比较好
张家界旅游必去景区 张家界旅游景点推荐
2024重庆旅游攻略 2024年重庆旅游景点
西安旅游攻略自由行路线推荐 第一次去西安旅游攻略
2024昆明旅游攻略景点大全 昆明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推荐
成都旅游必去十大景点推荐 四川成都最值得去的十大景点
2024山西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山西必去景点攻略地